前两天在上海街头偶遇一辆“新脸”的ET5,远远一看,以为是哪款新车试装,凑近一瞧,才发现原来是小改款的ET5。第一反应不是惊艳,而是困惑:这前脸……咋有点不太协调?
别急,今天咱们就聊聊这台全新亮相的ET5中期改款——它改得够不够诚意?又是否能在这个内卷到极致的智能电车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一、“小刀拉屁股”的改款:到底改了啥?
蔚来这波ET5的“更新”,准确来说属于中期小改款,幅度不大,重点集中在外观和内饰局部优化上。硬件平台5566(即NT2平台+800V+自研芯片组合)没有变化,三电系统、动力配置也原封不动。
具体改了这几样:
1. 前杠重新设计,变得更方正,抛弃了老款那种略带侵略感的圆润前脸。
2. 中控屏换成横屏,这是最被关注的一点,也是用户呼声最大的地方。
3. 细节部分微调,比如包围、灯组轮廓等,整体更接近“家族化”语言。
听上去还行对吧?但问题来了——这套前脸,真的适合ET5吗?
二、这张“换脸照”,让ET5变得不像自己了
如果你见过ES6(改款后的),你就会对这次ET5的前脸设计产生既视感——没错,这套新前杠几乎就是从ES6身上“拿来主义”。
问题是,SUV跟轿车,审美逻辑压根就不一样。
SUV的车头高宽比大一些,用这类多层次、横向拉宽的设计,确实更显敦厚、沉稳。但ET5作为一台中型运动轿车,原来的前脸锋利、流畅、线条紧致,这才是它吸引年轻人的最大卖点。
现在这一换,前脸变方了,轮廓更钝了,乍一看甚至有点像广汽传祺某些MPV的改款风格——不好看不说,关键是失了魂。
我不反对“统一家族设计”,但你不能为了统一,牺牲车型本身的个性。ET5原本就是蔚来产品线里最“动感”的一个,这波一刀下去,真有点把战斗风格直接改成商务行政的味儿了。
三、横屏是进步,但也算不上惊喜
如果说外观让人摇头,那横屏的加入倒是值得点个赞。
之前那块中控竖屏,说实话不太“主流”,交互逻辑上总让人觉得有点繁琐。这次换成了悬浮式横屏设计,观感上更接近Model 3、小鹏P7那一派,也更符合大多数人使用习惯。
只是,这种改动在今天的电车市场里算不上什么“领先”,甚至可以说是“终于跟上来了”。
顺便说一句,我在体验中发现,这块横屏系统响应速度和流畅度都很在线,蔚来自研的Banyan系统依然是当下国产车里表现最稳定的一批,UI逻辑也足够简洁清晰,日常用起来顺手。
四、问题不在“换脸”,而在“产品节奏”
说到底,这次ET5的改款没有问题本身,而是蔚来品牌整体节奏出了点问题。
看看眼下的市场:
• 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已经大幅内卷,价格下探+质感升级双管齐下;
• 极氪007刚一上市就把50万配置拉到25万价位;
• 小鹏P7i各种大降价,性价比爆表;
• 比亚迪汉EV今年也准备换代,配置猛堆不加价……
你会发现,2025年已经不是拼谁“做得好”的时代,而是拼谁做得更快、卷得更狠、定价更敢豁出去。而蔚来的产品节奏,显得太过“斯文”:改款慢半拍、节奏偏保守、定价依旧强势。
就像这次ET5中期改款,明明可以借机会放个狠招,比如加点配置、给个限时优惠、喊出“横屏+新颜值=更运动”等卖点,但最终却还是那套“蔚来式温吞”:你爱买不买,我就这风格。
在2023年可能还说得过去,但放在2025,真的有点不够用了。
五、写在最后:蔚来ET5,还能打吗?
别误会,我并不认为ET5这台车不行。相反,我一直认为它是蔚来最有“走量”潜力的一款车——底盘质感好、操控灵活、舒适性在线,三电系统也成熟稳定,用车成本也不算高。
只是,这样一台产品力不差的车,如今改款却给人“刻意低调、进攻性不足”的印象,真的很可惜。
现在的新能源市场,是战场,不是展厅。你不主动出击,别人就会把市场份额抢光;你不敢革自己命,就只能看着别人先爆款、后市占,然后自己慢慢被边缘化。
所以,与其继续端着“高端服务”这张老牌名片,不如像极氪那样,“高端归高端,但价格和配置也得卷起来”。要不然,改款再多也只是“样子货”,而不是销量转化的利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