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上海车展镁光灯下,蔚来总裁秦力洪抛出一句“乐道做不好,蔚来盈利无从谈起”,将这家新势力车企的生存焦虑赤裸裸地暴露在公众面前。从2024年5月横空出世到2025年3月销量腰斩,曾被寄予“蔚来第二曲线”厚望的乐道品牌,如今却成了悬在蔚来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高端故事难以为继,下沉战略遭遇反噬,这场关乎生死的豪赌,正在撕开新能源市场最残酷的生存法则。
数据暴雷:从“月销破万”到“总裁下课”
乐道L60的销量曲线,堪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惊悚片。2024年9月上市首月832辆,12月冲至10528辆的峰值,却在2025年1月暴跌至5912辆,3月仅交付4820辆,不足目标值的四分之一。更讽刺的是,其电池租赁方案被车主揭穿“长期成本反超买断价”。原总裁艾铁成的离职声明中“营销重大失误”的措辞,实则是对蔚来战略摇摆的无奈控诉——这个为走量而生的品牌,既未继承蔚来的服务基因,又困于成本压缩导致的体验缩水。
换电困局:3000座电站背后的“虚假繁荣”
秦力洪引以为傲的3000座换电站,对乐道用户而言却是镜花水月。仅有1900座三代/四代站支持乐道车型,且适配电池块数不足总量的30%。某车主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为体验“蔚来平替”选择乐道,却发现长途出行时需耗费数小时规划兼容换电站,900V高压架构在400V充电桩前沦为摆设。更严峻的是,蔚来自身流动负债已达623亿元,换电站日均运营成本超万元。
战略撕裂:高端执念与下沉现实的碰撞
李斌曾宣称“特斯拉打大众,蔚来打BBA”,如今却被迫在20万级市场贴身肉搏。乐道L60砍掉女王副驾、HUD等配置的“降本策略”,与蔚来展厅的意大利咖啡服务形成荒诞对比。这种撕裂直接反映在用户端:蔚来老用户抱怨“售后资源向乐道倾斜”,乐道新客则质疑“阉割版换电权益”。当沈斐带着能源团队的“降本基因”空降乐道,这场品牌切割手术已注定鲜血淋漓——既要月销冲2万平衡财报,又得避免伤及蔚来高端形象,难度堪比刀尖起舞。
生死时速:萤火虫登场前的最后窗口
蔚来的豪赌正进入倒计时。第三品牌萤火虫以11.98万元低价入局,却陷入更惨烈的红海竞争:小鹏MONA、零跑C10等竞品虎视眈眈,而蔚来2024年净亏损224亿的财务现状,已无力支撑三线作战。秦力洪“年底蔚来与乐道体量相当”的愿景,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若乐道月销无法在Q3重返万辆,蔚来四季度盈利承诺将彻底沦为资本市场的一纸空文。
这场生死博弈的终局,或许正如秦力洪内部信所言:“当优雅成为奢侈品,生存才是最高纲领。”只是不知道资本市场,是否还愿意为这场迟到的觉醒买单。
互动话题:乐道是否注定成为蔚来的“战略弃子”?
1、支持派:平价市场需极致性价比,乐道产品力不敌比亚迪宋PLUS、小米SU7
2、反对派:换电体系与品牌势能仍具价值,需给战略调整时间
3、中间派:成败取决于能否实现“降本不降质”,重塑用户价值认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