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起名这事儿,真是一出荒诞剧。威麟皮卡搞昵称征集,活脱脱一场互联网时代的"皇帝新衣"。HIMLA这名字,非得从喜马拉雅山脉找灵感,仿佛不扯上点高大上的概念,就卖不动车似的。可你看看那些入围的昵称,不是"威猛先生"就是"铁甲战神",土得掉渣还自以为很酷,这不就是当代汽车命名的通病吗?
车名越来越长,内涵越来越浅。从"捷途捷想者"到"RELY威麟",中国车企对洋名的迷恋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明明是要卖给中国人的车,非得整些不伦不类的英文名,再配上个强行解释的"精神内涵"。HIMLA说是象征征服精神,可这年头谁还信这套?消费者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性能,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包装。
更可笑的是这个"全民票选"的噱头。点赞前十名进决赛,听着民主,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表演。车企早就内定了几个备选,偏要拉消费者来当群演。那些认真想名字的网友,不过是给人家免费打工的创意劳工。最后选出来的名字,八成又是那种"既要霸气又要亲民,既要国际化又要本土化"的四不像。
看看人家国外的皮卡命名:F-150、Ranger、Hilux,简单直接。中国车企呢?非得在名字上玩出花来。一辆皮卡而已,能拉货能跑烂路就行,整那么多虚头巴脑的干什么?说到底,还是对产品不自信,总想着靠包装唬人。
这背后折射的是整个汽车行业的浮躁。技术突破不了,就在名字上做文章;产品同质化严重,就在营销上搞花样。威麟这款皮卡,连车窗、货箱都跟同集团的捷途捷想者一模一样,还好意思说是全新车型?所谓的"差异化设计",不过是换了几个内饰零件而已。
最讽刺的是,这款车首发地区锁定在智利。中国车企现在都这德行:国内还没卖明白,就急着去海外"征服"。问题是,你连个像样的中文名字都起不好,拿什么去征服国际市场?靠那个强行从Himalayas缩水来的HIMLA吗?
说到底,中国汽车缺的不是好名字,而是好产品。与其花心思搞什么昵称征集,不如老老实实把柴油机的噪音降一降,把货箱的钢板加厚点。消费者要的是皮实耐用的工具车,不是花里胡哨的概念车。什么时候车企能明白这个道理,什么时候中国汽车才算真正成熟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