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超43亿!同比暴跌36倍,广汽打响“生存战”,华为能救吗?

10 月 28 日,广汽集团 2025 年三季报炸翻汽车圈:前三季度净亏损高达 43.12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1.2 亿元盈利同比暴跌 3691.33%,创下上市以来最差三季报成绩。营收端同样承压,662.72 亿元的营收较去年缩水 10.49%,第三季度单季净亏损更是扩大至 17.74 亿元,同比增幅超 27%。

股价已率先给出反应 ——10 月 27 日盘中,广汽集团股价骤跌 5.22%,投资者用脚投票的背后,是这家老牌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中的 “阵痛”。

亏超43亿!同比暴跌36倍,广汽打响“生存战”,华为能救吗?-有驾

拆解 43 亿亏损:谁在拖后腿?

1. 销量 “全面失守”,仅靠一品牌撑局

前三季度 118.37 万辆的总销量同比下滑 11.34%,即便在 “以价换量” 的策略下,仍难掩疲软。分品牌看:

  1. 合资板块冰火两重天:广汽丰田以 54.32 万辆、4.89% 的微增成为唯一亮点,纯电车型铂智 3X 上市 7 月销破 4.6 万辆并打入全球市场;但广汽本田销量暴跌 27.58% 至 22.39 万辆,昔日利润支柱摇摇欲坠。

  2. 自主板块集体哑火:广汽传祺、广汽埃安销量分别下滑 15.84%、19.99%,新能源转型速度落后于行业头部玩家。

2. 行业 “内卷”+ 基数效应双重绞杀

广汽在财报中直言,国内汽车行业 “价格战” 白热化与需求向高端智能电动车升级,直接挤压了盈利空间。更关键的是,去年如祺出行港股上市带来的估值溢价形成高基数,让今年的利润缺口格外刺眼。

战时总动员:广汽的 “自救三板斧”

面对绝境,董事长冯兴亚在央视直言 “广汽已进入战时状态”,一系列变革早已落地:

1. 内部 “节流提效”:把总部搬去生产线

启动 “番禺行动” 后,广汽将总部迁至生产一线,通过 IPD 流程重构研发体系 —— 目标把产品研发周期从 26 个月压缩至 18-21 个月,同时砍掉 10% 以上研发成本,直击效率痛点。

2. 外部 “抱团突围”:绑定科技巨头

  1. 智能化押宝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品牌 “启境” 首款车型已定型,2026 年年中上市,全国经销商招募正火热进行;

  2. 自动驾驶落地滴滴:L4 级量产车型年内交付,还将服务全国运动会;

  3. 电动化牵手宁德时代:埃安 UTSuper 搭载 99 秒巧克力换电技术,“双 11” 即将开售。

3. 海外市场 “开辟第二战场”

前三季度海外销量同比暴涨 36.5%,成为为数不多的增长引擎,试图对冲国内市场的颓势。

曙光初现?环比数据藏转机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已出现边际改善:销量环比增长 11.49%,营收环比增 7%,净亏损环比收窄 1.8%。更关键的是,旗下所有品牌均实现销量环比正增长,广汽本田、埃安环比增幅分别达 11.85%、18.1%。

但隐忧仍在: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减少 2.79%,在行业技术竞赛白热化阶段,短期节流恐影响长期竞争力。而 “启境” 等新车型要到 2026 年才见效,这一年的 “寒冬” 如何扛过?

结语:传统车企的转型生死考

广汽的 43 亿亏损,是燃油车巨头向新能源转型的缩影 —— 当合资基本盘松动,自主与新势力贴身肉搏,唯有 “快” 与 “准” 才能求生。华为加持的高端化、换电技术的差异化,能帮广汽打赢这场 “战争” 吗?

#广汽前三季度亏损43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