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跟咱说,“买车送平板”,你第一反应是不是以为又是某个商家小打小闹的促销噱头?这年头买家电、买手机都给点小赠品,最多也就送块擦车毛巾或者几张膜,了不得再送瓶玻璃水。可比亚迪搞事,给新上市的方程豹钛7四驱版的首批车主,直接就送了一台自研大平板。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半天,这到底是噱头,还是玩真的?它图个啥?消费者又能得到什么?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猛料咱们一时还没看明白?
咱们先把话头扯远一点,这些年车厂整花活,越来越不像从前:以前拼的是三大件,现在很多新车刚一亮相,什么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机生态,全是一股脑往车里怼。花样挺多,但大家用的还不是同一套安卓?平时导航、听歌、点外卖也离不开手机。按说车机再怎么吹,拿副驾的普通平板刷视频聚划算,谁还乐意老盯着车机那一块儿?
可是这次比亚迪玩的不一样,官方专门搞了个大屏幕,13英寸,直接跟车机打通。说白了,你主驾驶想干啥副驾驶基本都能跟着搞,并且两个屏幕还可以来回甩,图片、导航、电影,爱怎么切怎么切。平时自家娃坐在后面,真有带娃的同志,肯定明白那场面,刚栓上安全带就喊着要看动画片、吃零食,家长开着车却一眼看不见孩子什么情况。比亚迪的平板,配合自家的好孩子智能安全座椅还可以随时在主机上监控后排状况,妥妥多了份安心。
车厂真能送点有用的吗?这次比亚迪是本着工匠精神搞创新,还是说纯粹就是为了让咱多掏钱买个高配甚至Ultra版?说起这个,咱就不能不聊聊汽车行业眼下的这一轮智能化大战。早前特斯拉闹腾得欢,号称“未来汽车就像一部移动的超大iPad”,啥都往一块大触摸屏里塞,后来国内造车新势力纷纷跟风,恨不得车机比家里的电脑还厉害。问题是老百姓上车最关心是什么?还是“冷不冷,热不热,稳不稳,油耗高不高、空间大不大”。你这屏幕再大再华丽、功能再多,要是用着不顺溜,谁都嫌鸡肋。
那咱们再问一句,“智能座舱”到底要一堆大屏幕,还是要好用?”这是名利之争还是体验之争?方程豹钛7这套体系,不只是主副驾可以各玩各的,连与外部硬件兼容也做得很新鲜。比如连Switch打游戏、同屏投影,说白了,有了平板和大电瓶,车就是家里的娱乐中心。你要是真的开着车带家人到野外、露营地,一边看片一边烧烤,啥毛病没有。打游戏的需求我懂,孩子上车就喊Switch,换了以前吵得脑仁疼,现在有了独立平板,副驾也有地儿逃生,主驾驶还能安安静静听个郭德纲,挺好。
“新鲜玩意儿看多了,会麻木吗?”我认为会。就像前两年智能手机惯性升级,今天四个摄像头,明天十组快充,消费者其实没那么敏感。关键技术到底能不能加分,归根结底就一句话:你加得这玩意儿,咱日常真用得上不?比亚迪这块平板,和“赠品”那种便携垃圾货色最大差别在哪?一是它完全与车融为一体,场景丰富,一块能顶三块用,离了车也能拿回家继续用,不是摆设;二是它硬件性能明显更高,拿来家用本身也是合格Pad;三是你买车后这个Pad直接认证马上就送,省得自己花几千块单配,还不用适配东奔西跑。
这里面,比亚迪的野心其实很明显,市场和技术双保险,一边想秀自家“有全链路自研能力”,车里面的操作系统、硬件、芯片生态都自己攥着,不怕被掣肘;另外也是为钛7四驱版这种高配找卖点。汽车消费升级,功能、配置、体验都要卷起来,但光升级还不够,得有新意,有场景,有亮点。自主品牌现在崛起,卷配置已经没啥用,卷服务、卷生态才是硬道理。“我开得舒服,副驾驶也得玩得开心,孩子在后排也放心”——这才是三个用户都满意的“铁三角”。
不过凡事有褒有贬,这块平板要有个小问题,如果只是钛7四驱版用户专属送,那自动成了高配版的专属标识,搞得低配错失最新体验。是否会引起用户想法?我估计大家都有一笔账要掀:是为了送块平板多花几万块买个高配,还是该买就买,平板算额外彩蛋?市场能不能起来,这还要看用户咋想。企业做回馈,动心还是动嘴很重要,落地体验才最真实。你送了平板,售后跟不上、生态做不起来、系统迟缓卡顿,那不叫便捷,那叫纯鸡肋。真要做好,还是得让人家真用着省心,没什么学习门槛,给老人和孩子都能无缝玩明白才行。
再说说市场策略。比亚迪其实是在测试车主粘性——我让你用上比亚迪的Pad,用着顺手,用着开心,手机、Pad都在自家框架内,那未来你换车还会再考虑比亚迪不?这就是软硬一体的“生态粘性”。特斯拉最早让闭环生态玩出名,现在国内厂商一个接一个仿,大家不是靠单一产品挣钱,是靠黏住人心、留住用户,逐步占领你的生活场景,明明白白把你圈在自家小宇宙里。
大家别忘了,这块平板“上不了市”其实很关键。对比亚迪来说,这就是一场“车圈大会员”实验,技术真的全自主,路线、场景全都自己说了算,没外部生态太多掣肘,想怎么扩展功能都行——等于硬件升级、应用体验都不求人了。可以说,送Pad只是序幕,主角其实还是后楼层的内容与场景生态。等用户买了车,拿到Pad,发现APP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平时用着方便,自动和比亚迪互动,数据全都回到主机库,才是真正的“生态闭环”。
再从用户角度换个脑洞——有人会觉得,买车送这么一块大平板,是不是厂商悄悄把造车成本往消费价格里迁移?这是老生常谈了。“买车送平板”,说透了是高配车型用实用性玩花活,给用户制造一点仪式感、占便宜的错觉,最后让大家心里舒服、钱包也愿意多掏一些。比起那些送个无线充、送保养、送脚垫的老套路,这波操作实用得多,但归根结底还是营销新思路,花的还是消费者的钱。问题就变了,“你愿意用心甘情愿的价格,获得某种你用得上的新体验吗?要我说,现在市场就缺这样的良性创新,花了钱,但用着真不亏本,车厂心里明白,用户也认账。
最后,换位思考一下,未来是不是所有车都该这么玩?我看未必。有些车讲究极致性能、轻量化,车厂根本不会在意副驾玩不玩得嗨,主副驾一体智能才是刚需。有些家用车,准用户就是全家出行,娱乐、育儿、社交体验一样都少不了,送块专属Pad、软硬协同,他就能多赢一点人心。这就是行业升级的密钥——别想着通吃,要的就是戳痛点、打场景,谁能连通用户的实际需求,谁就能走得更远。
这平板怎么样?真不错,可惜我还差一辆钛7。车是真想要,平板更巴适,但说到底还是没钱。等哪天钱包厚了,真整一辆,再来给大家测评一下那块BYD Pad,到底是营销、还是实用。要说厂家会不会拿更多花样吸引咱?肯定还会。只不过,真材实料、场景升级、体验闭环,才是咱心里认的“新花活”。到那时,谁能让用户真满意,谁管送不送平板都能赢下市场。这才是我的看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