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人资环建委4月24日就“关于完善城市副中心智能化交通体系”专委会提案举行办理协商活动,委员们建议,发挥路网效能,智能化动态调整车道通行权和速度限制。
委员们先后来到东六环隧道智慧化综合管控平台、市交管局通州交通支队指挥调度中心调研,了解东六环隧道智慧管控、设备设施一键联动和数字孪生以及副中心交通管理和指挥调度有关工作情况。
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三大文化建筑开放、多家医院通州院区开诊及大型商场开业,城市副中心交通负荷不断承压。今年年初举行的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市政协人资环建委提交了“完善城市副中心智能化交通体系”的专委会提案。
在充分发挥现有路网效能,提升智能化交通指挥调度和疏导水平方面,建议建立城市副中心智慧交通指挥中心,提高交通突发事件快速处理能力,推进市区各部门间交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提升交通引导和服务水平。加快信号灯等交通基础设施集中统一管理和智能化改造,智能化动态调整车道通行权、速度限制等,如根据通怀路、东六环西侧路等潮汐特征变化,建设智能可变车道,提升区域通行效率。
在提高道路精准化管养水平,保障现有交通设施畅通高效方面,建议逐步探索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智慧化道路巡检、养护,提高监测预警、日常管理及事故处理智能化水平。
市交通委、市交管局和通州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提案的办理进展。
副中心信号灯已全部实现统一管理
在智慧信控建设和应用方面,北京市持续推进副中心信号灯交通基础设施的统一管理和智能化改造,目前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的信号灯设施已全部实现由市交管局负责统一管理。随着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扩区建设,市交管局已完成副中心信号灯智能化升级更新,全部接入北京市统一信控平台,实现全部联网、远程调控和动态优化。其中,通过自动驾驶路侧感知数据赋能,启用动态优化路口223处,包括46处单点自适应路口和177处动态绿波路口,其余干线基于互联网交通数据实现准动态绿波优化,并将随路侧感知数据调试的不断扩大动态优化的覆盖范围。
今明两年计划打通14条“断头路”
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副中心将推进6项重大项目,包括春明路、石小路等4项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2项,分别是姚家园路东延、京秦高速公路。打通断头路方面,通州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列入打通“断头路”项目清单的通州项目14项,2025年计划打通10项,2026年计划打通4项。
运通隧道突发事件同比减少32%
提升运通隧道应急处置能力方面,在市级预案基础上,市交通委完善预案管理体系,对运通隧道各类应急事件分类,编制14项前期处置方案,完善搭建三级应急预案体系,构建“监控中枢+应急保障站点”应急抢险模式:在隧道两端设立应急值守站、组织养护单位建立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常备应急保障队伍,配备隧道专用抢险设备,打造“1分钟发现,5分钟到达,一般事件30分钟处置完毕”的应急处置标准。通过远端分流提示、现场调控疏导等措施,精准化管养,2024年运通隧道突发事件同比减少32%。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