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数据显示,国产汽车的成交均价已达到15.3万元,而外资车的均价却下滑到了13.1万元,这显示出在国产车在取得市场优势之后,正不断涨价,以后汽车市场将逐渐变成“没钱买国产车”,曾经实惠的国产车将越来越高高在上。
国产车的涨价一方面在于高端市场的突破,国产车已开始冲击高端市场,往百万豪车冲击,随着这些车型的冲刺,确实会带动国产车的成交价上涨。
不过这并不能完全解释国产车均价超过外资车,毕竟外资豪车卖千万价格的车型都有,可以说但是这些豪车的销量上涨并不足以解释国产车均价超过外资车的现实。
导致国产车均价超过外资豪车,可能在于国产车的鸡贼定价,从他们的宣传中,他们的汽车最低价往往都会很低,不过这类价格的车型往往严重减配,严重一些来说就是鸡肋配置,进而通过销售的宣传促使车主选购配置增加、价格猛涨的车型。
以某品牌的低价车型为例,最低价接近6万,然而它的顶级配置的车款售价却是接近15万,这其中的价差就在于车型的续航、智驾配置、互联网系统、娱乐功能等众多诱惑车主的配置,很多车主往往在销售的三寸不烂之舌鼓动下最终选购了价格高得多的车款。
新造车在这方面更是玩出花了,近期有车主晒出的购车清单显示,车身价格不到33万,而诸多额外收费项目高达十几个,车漆、特殊轮胎等都需要额外付费,如果这些收费项目都付钱,合计付费达到7万,相当于车价的两倍以上,而它这款车是顶级配置,如果是最低配的则车身价低至26万左右。
可以看出导致国产车成交均价快速上涨的原因,就在于国产车玩的这诸多价格手段,他们玩的这些手段让他们可以赚取到更为丰厚的利润,而且它们赚钱的手段还有更多,包括后续昂贵的捆绑式维修保养服务,还有每月都要付费的互联网服务、智驾服务费等等。
相比之下,以往的外资车在这些方面要简单得多,外资车往往就只有3-4款配置,选择了其中的配置就不会有其他额外的收费了,收费陷阱要少得多,这无疑相比起国产车良心得多。
在高价车方面,电车的鼻祖特斯拉在国内销售的model Y定价低于30万,它的电池整合技术最优,智驾技术在之前的测试中也显示出它领先于国内车企,在种种技术优势之下,它的定价却远比国产高端车便宜。
正是因为特斯拉的定价更实惠,在20万以上的高端电车市场,特斯拉一直居于遥遥领先地位,那些号称热销的高端车型销量始终难以超越特斯拉,凸显出这些高端消费者对特斯拉的认可。
可以说按照这样的趋势,未来国产车的价格势必越卖越贵,未来消费者或许会感叹买不起国产车了,就如在手机行业,如今苹果相对来说定价比国产高端手机更便宜,因此有说法是以前是没钱买国产手机,现在是没钱买苹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