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小鹏最新的MPV车型X9,号称“续航全球同级第一”,这话一听就让人脑袋发热,仿佛真的是“车圈之光”要出世了。但你想过没有,到底什么叫‘全球同级第一’?到底靠的是什么?光有续航牛,咱消费者要的到底是续航,还是要一辆真正靠谱的家用车呢?
小鹏X9把自己包装成了“超级增程家族首款力作”,给你讲电池多大、平台多牛、快充多快,这些字眼一亮出来,你是不是就觉得这车分分钟带着家人横扫一圈地球都没问题?但你仔细琢磨琢磨,真的是这样吗?“综合续航超过1600公里,纯电超过450公里”,看着是很让人心动。是不是听起来像开完北京到上海,中间都不用怎么停?还是给你营造一种你有什么也不需要担心的错觉?
说到800V高压平台、“5C超充技术”,外行人可能一脸懵,懂车的人也许能哼两句高科技,但问问身边真正买车的人,他最关心的是什么?是这套技术让车真的安全、耐用、稳定,还是什么时候能把充电站修到你家门口,随时来一发超级快充?其实你发现没有,在中国二线三线城市,哪怕不是北上广,充电慢、充电桩少、不方便、发愁续航焦虑还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这些所谓“超级快充”到底能落地到多少家庭日常使用?你敢打个赌吗?
再瞧瞧数据,小鹏X9的电池容量63.3度,比隔壁Model Y还多一丢丢。看上去“数据碾压”,但实际真能开出那么远吗?你道路堵一堵,开空调,载七个人,甚至天气冷点,电池掉电那叫一个快,到底实际能耗是多少?为啥车企总喜欢拿“实验室数据”和“申报数据”忽悠人?这些数字光鲜亮丽,实际应用是不是就打了一个巨大的折扣?
再说“大七座”这事儿。MPV天生就是给家庭用的,讲究一个舒适、空间、各个座位坐得舒服还要安全。你觉得,这些车型动辄五米三长,开起来停哪儿都费劲,本地人开着接孩子、带老人出门,很难轻松游刃有余。再加之电池又占地方、又加重车重、还影响底盘高度,实际你说这七个人真能长途坐得舒服?国产MPV号称空间大,坐进去拍拍后排就明白了,腿窝不窝?头顶压不压?多坐一会能不能让老人、小孩都舒服?咱老百姓不关心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噱头,关心的是车真的给一家人带来什么。
小鹏说要“彻底告别里程焦虑和充电等待”,但你回想一下,十年车市发展,这个“焦虑”被消灭了吗?老百姓买新能源车,不就是图个环保,想省油钱,顺带不怕限号,可结果呢?电池寿命依旧受限、充电桩依旧不足、实际续航依旧缩水。厂商能不能真的解决这些后端问题,而不是每次发布会都拿着新数字“吓唬”人?
再说车辆实际性能。申报资料来看,小鹏X9配的是110kW驱动电机,峰值210kW,发动机净功率也110kW,这动力说实话够用但不惊喜。平时城市里跑运输、拉家人旅游没问题,但真要高速超车、山路爬坡,电车的“扯劲感”不如油车那么爽。所谓的“动力充沛”,其实比起老牌合资MPV,还是差着点底子。电池重,动力分散,耗电也多,这是老生常谈。你说一辆家用MPV,是不是理应更关注安全、稳定和舒适?
你看看两三年前新能源市场,各家车企都在吹高续航、高充电。理想ONE、蔚来ES8、腾势D9,有哪个不是在讲“告别焦虑”?但现在老百姓越来越精明了,谁还被数字忽悠?都盯着实用性、售后、保值率、日常体验。小鹏再出大招,大多数买家第一件事还是会问:能不能开得住,修得起,家人坐得爽?
小鹏这轮宣传,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你仔细看,现在新能源车企业太卷了,没有点黑科技、没有点“全球第一”,你都不好意思跟媒体打招呼。但它们都知道,有多少人最后还是买了那个皮实耐用的油车。就连“新势力”自己也在卷回二线市场,开始推混动、推增程,拼价格、拼配置、拼不亏钱。
你说全球同级第一,到底谁来评?国内外MPV市场差异大得很。中国这一波新能源热,靠的就是政策优势,补贴拉动、牌照管控。让人觉得买新能源“省事、省钱、省麻烦”,但真要做国际横评,这数据放到国外,欧美用电环境、油价、政策、道路普及率都不一样。你敢说你的450公里纯电,美国车主能跑满?你敢说你的超充,国外一半城市都能用?
再换个角度琢磨,这类“技术溢出”的宣传是不是其实更多是面向投资者和二级市场的?光让普通人觉得“新技术又来了”,股价一拉、朋友圈一炸,用户感知呢?一年后会不会又是“降价大促”,二手车半价没人要?小鹏这几年经历了销售下滑的低谷,车子说做得多高端,但新车销掉多少,老车用户有多少正在用着,口碑怎样?消费者越来越清醒,这很关键。
我还遇到好多买纯电、增程的朋友,刚开始开时觉得科技感十足,“哇,这车真智能,操作真炫酷”,开了一年还剩下什么?一是保值率极低,二来维修难,三是电池老化掉电快。厂商会不会承诺“十年免费电池质保”?实际执行怎么样?每年都能用到那个‘全球第一’续航吗?你要真拉着一家人跑长途,信心有多少?出远门手机还要带个移动电源,电车不敢一路狂飙,到底是不是“同级第一”捧着你,实际你心里还发怵?
每次看到这种宣传语,我都得问一句:中国家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MPV?便宜、舒服、靠谱,空间大最好,油电都能跑、不挑路况千万别坏。你说再多高科技,再长里程,用户用得顺、用得久、用得不心慌,这才是王道。谁也不希望一年后被通知“车子价值剩一半”,电池质保只剩嘴皮子。
每次有新车型宣传,不如干脆让老用户当面现身说法。东西好不好,谁用谁知道。厂商吹十年,老百姓用一个月就判断了。所以对于小鹏X9,将来口碑能否撑得住,得看真实体验。不是靠数据、不是靠实验室,不是靠宣传词。
说到底,技术发展是好事,老百姓也欣然接受新东西。可任何技术进步,都必须落到实地,必须让大家用着顺手。你能做到续航长、充电快、空间大、用得实在、安全可靠、价格别太贵,那才是赢家。如果只是每隔半年发个“全球第一”,最后落地用车的人还是怀着焦虑,那技术强大又有何意义?
所以,小鹏X9要“续航第一”,真正想让人心服口服,还是得做好售后,提升用户真实体验。别把车做成一个“实验室展示品”,让大家天天为电池衰减、充电难、空间鸡肋而闹心。技术再牛,也要用的踏实,这是老百姓最在意的。
讲了这么多,不妨回头问问自己,是不是每一次宣传发布,真正考虑了家庭的日常琐事?能不能让买车的人心里踏实、用得舒服?只有这样,才不辜负“全球同级第一”这句口号喊出来时的气魄。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