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9万起售的全新一代速腾L,正在重新定义“一代人的好车”?

2006年,第一辆速腾驶入中国汽车市场时,近17万元的售价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但它扎实的底盘调校与领先同级的配置,还是让“德系品质家轿”的标签深入人心。

时光流转19载。2025年金秋,全新一代速腾L在成都正式上市,11.49万元的起售价将这款经典家轿拉回“10万级”主流预算区间,产品力却完成了向智能时代的跨越式升级——自动超车、红绿灯识别已成标配,还能精准听懂四川话、粤语等方言指令,甚至可实现高速路段自动行驶与匝道切换,曾经高端车型的智能体验,如今触手可及。

11.49万起售的全新一代速腾L,正在重新定义“一代人的好车”?-有驾

有人说,速腾“变便宜了”。但换个视角看,它其实是“变得更值了”——用更亲民的价格,承载了远超同级的价值。

价格变了,但“价值感”更扎实

从2006年的近17万元,到如今的11.49万元起售,数字变化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19年的激烈进化,更是速腾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回应。

如今的家庭用户选车,早已不满足于“便宜”,而是追求“空间大、配置高、开得稳”的全能体验。全新速腾L精准击中这一需求:车身长度达到4812mm,位列A+级轿车第一梯队;车内“得房率”高达84.5%,纵向空间更是达到1849mm,几乎追平B级车水准。

这意味着,消费者花紧凑级轿车的预算,就能享受到中型车级别的空间宽容度——无论是全家出行时的后排腿部空间,还是日常通勤的储物需求,都无需妥协。这种“物理越级”带来的不仅是空间优势,更化解了许多家庭“要不要加钱上B级车”的纠结,让高品质家轿真正走进更多普通家庭。

11.49万起售的全新一代速腾L,正在重新定义“一代人的好车”?-有驾

智能,早已不是电动车的专属

你是否也曾在长途驾驶中,盼着车子能“替自己开一段”?全新速腾L给出了燃油车的答案。

其搭载的IQ.Pilot增强辅助驾驶系统,首次将高速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带入11万级燃油车市场:自动上下匝道、智能识别并超越慢车、精准识别红绿灯……这些以往只在高端电动车上出现的智能配置,如今成为全新速腾L的“常规操作”。

更难得的是,智能升级并未牺牲燃油车的核心驾驶质感。1.5T Evo2发动机提供顺畅充沛的动力,最高车速可达212km/h,百公里油耗却低至5.49L,兼顾驾驶乐趣与燃油经济性;底盘经过中德工程师联合调校,颠簸感降低15%,冲击感优化21%——它没有因智能配置而变得“软塌”,反而保留了德系车特有的“韧劲”,过弯、变道时的车身支撑依旧扎实。

这种平衡恰到好处:智能系统能包容你长途驾驶中的偶尔走神,而优秀的机械素质,又能在你想亲自掌控方向盘时,回报以细腻的操控反馈。

11.49万起售的全新一代速腾L,正在重新定义“一代人的好车”?-有驾

安全,是藏在钢板之下的温柔

车身超80%比例采用高强度钢,28%为更高强度的热成型钢;完成3137次极端意外场景测试;在中汽中心90km/h超高速斜撞测试中,车身结构保持完整、安全性能稳定——这些看似硬核的数字背后,藏着全新速腾L最柔软的考量:它希望你永远用不上这些安全配置,但一旦面临风险,这些设计就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19年来,速腾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突破430万辆。这么多家庭的认可,并非只因参数表上的亮眼数据,更多是源于“它不会辜负你”的信任感:日常通勤的可靠性、长途出行的稳定性、多年使用后的耐用性,一代代速腾用对品质的坚守,攒下了这份跨越时光的口碑。

速腾L的“变”与“不变”

全新速腾L到底变了什么?

- 价格更亲民:从“小众选择”到“主流普惠”,让更多家庭能触及德系品质;

- 智能更贴心:从“基础辅助”到“懂你所需”,方言识别、高速NOA让驾驶更轻松;

- 空间更家庭:从“够用就好”到“越级舒适”,化解家庭出行的空间焦虑。

但它也有始终不变的坚持:驾驶时的紧绷质感、关门时的厚重声浪、对安全标准的严苛较真——这些刻在“德系基因”里的“扎实感”,从未因价格下探或配置升级而打折。

或许,这才是A+级轿车该有的样子:

不是盲目堆砌配置,而是深入理解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场景——为通勤族省油耗、为家庭用户拓空间、为长途驾驶者添智能;

不是跟风追逐潮流,而是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到平衡——用智能顺应时代,用品质坚守初心。

11.49万起售的全新速腾L,或许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

好车从不用参数标榜自己,但它一定懂一代人真正的需求——是日常的可靠、是家庭的舒适,更是那份“选择即安心”的踏实。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