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掀桌,小米清场,起亚:告辞,我去欧洲炸鱼了

讲真,看到起亚EV2这个新闻,说这车长得好看,可惜专供欧洲市场,我第一反应不是可惜,而是想笑。

这哪是可惜啊,这是开窍了,这是悟了,这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终于看破红尘,决定立地成佛了。

你以为起亚是不想来中国市场吗?不是的。它是不敢。

你看看现在的中国新能源市场,那叫市场吗?那不叫市场,那叫修罗场,那叫黑暗森林,那叫一台巨大的,无情的,24小时不打烊的绞肉机。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天命之子,都想把桌子掀了,高喊一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前有比亚迪秦798骑脸输出,后有小米SU7天神下凡,最近蔚来的乐道更是重量级,如果说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在这种环境里,你跟我谈什么“产品的可靠性”,谈什么“性价比足够高”?

朋友,醒醒。

在绝对的价格和流量面前,你那点所谓的“产品力”,脆弱得就像一张A4纸。不,是压缩毛巾,沾水之前看着还行,一泡就原形毕露。

起亚心里门儿清。它现在的状态,就像一个武侠小说里二流门派的弟子,辛辛苦苦练了几年功夫,刚准备下山扬名立万,结果一推门,外面是华山论剑总决赛,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还有扫地僧和独孤求败正在热身。

你这时候下山?

下山干嘛?去给大佬们送人头吗?还是去当气氛组,在旁边喊666?

所以起亚这个决定,简直是典中典的智慧。它不装了,摊牌了,它说:“各位大佬,你们玩,我去隔壁欧洲那个新手村炸鱼了,告辞。”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看透了“卷”的本质,主动选择“躺”的超凡智慧。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我还没降临呢,你怎么自己先降维了?

我们再来看这个车,EV2。

说实话,这个车的设计,确实有那么点意思。前脸那个双条幅LED日间行车灯,有点赛博朋克的感觉,侧面轮毂也挺带劲。内饰那个双联屏,前排一体式座椅,属于是“一把子整活”了。

但问题又来了,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在中国市场真的有用吗?

我作为一个真实拥有过好几台车的中年人,告诉你一个残酷的现实:决定一辆车好不好用的,从来不是发布会上的PPT,也不是设计师吹得天花乱坠的灵感。

而是你家小区那个不讲道理的保安,是他让你在5分钟内必须把车从消防通道挪走。

是你老婆突然让你去幼儿园接孩子,而幼儿园门口那条路,窄到连老头乐都得侧着身子过。

是你面对一个划线比抽象画还抽象的地下车库,导航信号为零,只能靠肌肉记忆和玄学倒车入库的时候。

这时候,你那个一体式座椅,能帮你自动泊车吗?你那个赛博朋克的大灯,能让保安大哥多给你一分钟宽限吗?

不能。

所以说,反技术崇拜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智能座舱,什么自动驾驶,最终都要接受中国特色路况的终极考验。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激光雷达,而在山东和河北的老头乐大军。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就问你怕不怕?

比亚迪掀桌,小米清场,起亚:告辞,我去欧洲炸鱼了-有驾

起亚EV2这套东西,拿到欧洲去,可能确实能唬住一些没见过世面的老外。毕竟他们那边的市场,节奏慢,竞争缓,大家还停留在“造车要讲武德”的阶段。

但在中国,你这套东西,连抖音上一个汽车博主的评测都活不过三分钟。

然后我们聊聊续航,40kwh和58kwh两种电池,入门续航483公里。

483公里。

诶,是是是,我知道这是WLTP标准,我知道这个标准比较实在。

但有什么用呢?中国用户不看这个,他们只看数字。人家动不动就是700公里起步,旗舰款直接干到1000公里,虽然实际开起来都得打个七折八折,但数字大就是正义。

这就跟修仙小说一样,不管你功法多牛逼,实战多厉害,人家问你境界,你说你筑基期大圆满,旁边一个哥们说他元婴初期,哪怕他这个元婴是嗑药嗑出来的,一打就碎,但在外人看来,元婴就是比筑基牛逼。

你一个483公里的续航,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更别提E-GMP这个平台了。现代起亚确实是把宝都押这上面了,技术上没得说,800V快充,充电速度杠杠的。但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品牌玄学”的问题?

有些品牌,它是不需要讲道理的。

比如奔驰,它最值钱的不是发动机,不是内饰,是那个三叉星徽。你买的不是车,是社交名片。

比如特斯拉,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们聊内饰粗糙,他们跟你聊自动驾驶和极简主义,你跟他们聊价格战,他们跟你聊马斯克和人类未来。这是一种信仰,信仰你懂吗?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比亚迪掀桌,小米清场,起亚:告辞,我去欧洲炸鱼了-有驾

起亚有什么?

起亚的品牌光环,在中国市场,约等于零。甚至可能是负数。

所以它只能靠产品力去硬碰硬。但我们前面说了,在中国这个修罗场里,单纯的产品力就像是没穿装备的ADC,走位再好也扛不住对面五个大汉的“雷电法王”式集火。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起亚很明显,选择了不成仙,也不成盒,它选择去另一个服务器。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道理?

我甚至觉得起亚的战略部门,是不是请了什么高人指点。这位高人告诉他们,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产品做得多好,价格多低。

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但起亚没这个实力,它连摔盘子的力气都没有。所以高人给了第二条锦囊妙计:跑。

去一个没人打架的地方,开个小卖部。

欧洲就是这个小卖部。那里的用户还在为大众ID.3和雷诺ZOE哪个更好而纠结,突然看到起亚EV2这个“压缩毛巾”,设计又新潮,配置也不错,那还不是降维打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起亚这个选择,不是怂,是通透,是放下,是与自己和解。

比亚迪掀桌,小米清场,起亚:告辞,我去欧洲炸鱼了-有驾

它终于明白,在中国市场,它打不过。

但能过,就是能过。在欧洲能过,也是过。

至于最后那个问题,“起亚在中国还有机会吗?”

这还怎么玩?根本没法玩!

机会?机会就是当所有人都杀疯了之后,同归于尽,你作为那个唯一幸存者,可以打扫战场。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战场上的人,个个都像是开了锁血挂的道诡异仙,心态一个比一个颠,根本死不掉。

所以起亚连打扫战场的机会都没有。它现在能做的,就是守好自己欧洲那个小卖部,时不时看看中国这边传来的战报,然后庆幸自己跑得快。

毕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吗?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