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电车,终于要改邪归正了?

大众电车,终于要改邪归正了?

大众电车,终于要改邪归正了?-有驾

车迷们有没有发现,大众最近频繁放出消息说要给电动车改名?从“ID.3”到“Polo”,从“ID.4”到“探岳”,这波操作乍一看像是情怀大爆发,但仔细想想,可能藏着更大的野心。

告别杂牌感,先从名字下手

这些年,大众的电动车名字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ID.3、ID.4、ID.6这些数字组合,乍一看还以为在玩数独游戏!连大众自己都承认,这套命名规则让消费者“需要重新学习车型定位” 。比如ID.4明明是A+级SUV,ID.6却是中大型SUV,中间跳过ID.5的操作直接让强迫症患者抓狂 。

于是今年5月,大众突然宣布要从2026年开始淘汰“ID.”前缀,把新车名字改回Polo、Lupo这些经典燃油车名称 。比如明年要量产的ID.2 all,直接改叫电动版Polo;2027年的入门级小车ID.1,可能捡回停产的Up!或者Fox的名字 。这招看起来像是打情怀牌,但背后藏着更深的算盘——与其让消费者重新适应新名字,不如直接唤醒他们对经典车型的记忆。

大众电车,终于要改邪归正了?-有驾

给电车加点性能基因

光改名还不够,大众这次还搬出了祖传的GTI招牌。去年发布的ID. GTI概念车直接把高尔夫GTI的蜂窝格栅、红色饰条移植到电动车上 ,连工程师都说要保留“专属GTI的声浪体验” 。明年量产的ID.2 GTI被内部称作“电动小钢炮”,据说加速性能能让燃油版高尔夫GTI车主怀疑人生 。

更狠的是,大众CEO托马斯谢弗放话要搞“GTI全家桶” 。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电动版途观GTI、电动版帕萨特GTI,甚至不排除复活经典车型名字。毕竟现代IONIQ 5N的成功案例摆在眼前,谁说电动车不能玩性能情怀?

三款神秘新车藏着大招

大众电车,终于要改邪归正了?-有驾

改名和性能化只是开胃菜,大众真正的杀招藏在2026年要推出的三款概念车。上汽大众的ID.ERA号称续航破千公里,还是个带増程器的全尺寸SUV,这明显冲着理想L9来的 。大众安徽的ID.EVO玩得更花,车身带100多个LED灯组搞动态灯语,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能跑300公里 。最接地气的是一汽-大众ID.AURA,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的紧凑型轿车,价格可能压到15万以内 。

这些新车背后藏着大众的合肥研发中心,三千多个工程师天天琢磨怎么把开发周期缩短30%,成本降低40% 。看来德国人终于学会中国车企的“卷王”套路了。

情怀牌能打多久?

不过改名这事风险也不小。把ID.4改成电动探岳,ID.6改成电动途观,听着是亲切了,但万一消费者觉得“这不就是油改电”,反而影响品牌形象 。再说Lupo、Fox这些名字在欧洲是情怀,在中国90后眼里可能还不如“蔚小理”有吸引力。

更现实的问题是产品力。ID.3续航才450公里,放在2025年连比亚迪海豚都打不过;ID.4的智能座舱还被吐槽像诺基亚时代产物 。大众自己也清楚,光靠改名救不了场,所以急着在合肥搞智能驾驶研发中心,说要全系标配L2+辅助驾驶 。

大众电车,终于要改邪归正了?-有驾

说到底,这波操作更像是大众被中国新势力逼急了的应激反应。从明年开始,每个月都有新势力车企发新车,德国人终于坐不住了。不过话说回来,能把Polo、GTI这些金字招牌搬到电动车上,至少比某些还在用“验证码”命名的车企清醒多了 。接下来就看2026年那三款概念车能不能真香了,毕竟在中国市场,光靠改名可赢不了贴身肉搏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