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近又上了热搜,但这次不是因为某款新车,也不是因为马斯克的最新脑洞,而是工厂的屋顶。据陶琳在微博透露,工厂的光伏板每年居然能发出一千一百万度电,这听着像是个天文数字,但亮点不在于数字巨大,而是它的功能究竟有多实在。换句话说,特斯拉这套操作,不是嘴上说说的环保,而是扎扎实实地践行着“自己用电自己发”的模式,还顺便省了不老少。
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装个太阳能板吗,谁还不会整两块光伏?特斯拉的玩儿法可不止这么简单。先看看这背后的算盘工厂一年用电超过一亿五千万度,这些光伏板发出的电能占了比例不小。虽然也就是百分之十一,但带来的效果却不简单,这代表着企业在城市供电压力山大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学会靠自己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没有靠政府补贴,也不等政策催打鸡血,而是一步步按照企业的生产节奏,以“自己给自己安排”的方式,先铺设能源基础设施。这样一来,不仅能避开电网的用电高峰,还能省下大笔高价电费。放在普通人的生活里,这差不多就是提前买好储水罐,碰上水压不稳定的时候家里也完全不慌,确实聪明得很。
而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种模式不是只停留在一家工厂,特斯拉打算全国推广,更别说连康桥钣喷中心都已经为自己装了光伏板,每年能自发电四十万度。以后,全国两百多个门店、六百多个超级充电站,都有可能复制这样的模式,这相当于建立起一个没有中心的微型电网。想想看,这种布局还没等电网推广虚拟电厂的概念,特斯拉就开始自己干了起来。一边是企业一步步试探着前进,一边是政策还在提理论,这种抢跑的节奏让人既羡慕又佩服。
细心的吃瓜群众或许会问,发了这么多电,万一白天发得多晚上用不上怎么办?特斯拉显然早有准备,它一定配备了储能设备,比如那个著名的大电池Megapack,虽然官方没提太多,但目的显而易见不仅要“发电、存电、放电”三步走,还打算进一步卖电回电网,甚至让电动车给家里逆向供电。试想一下,以后开着特斯拉的车主,不只是放心用车,车还能充当家庭的移动小电站,这玩儿法还有谁?
而对比一下其它品牌的操作,特斯拉这份从生产到使用都自给自足的模式,确实是个标杆。比亚迪、蔚来也曾装过光伏,但更多是个噱头,形式大过实际。至于丰田、大众这些巨头,直接买绿电,走个抄小道,少了些技术含量和“动手能力”。马斯克的玩法就是不走寻常路,把光伏板当流水线一样往屋顶上摆,不勾不炫,实打实地把能源战略融进了日常运转,这种“稳扎稳打的疯狂”,反倒更让人觉得酷。
说到底,马斯克的目标可能并不是单纯的减碳环保。减碳只是表面,真正直指未来的是能源布局。地球上的屋顶成了他迈向火星的重要训练场。今天的每一块太阳能板,或许都是他能源探索的微型实验室,是他在全球实现当代“能源自由”的小小棋子。
看到这里,问题不禁浮现为什么特斯拉能做到不靠补贴、不等政策催,而许多本土企业却只热衷于跑政策和蹭补贴?难道绿色发展成了喊口号就能出份成绩单的智商税吗?当然,马斯克不需要答案,他的行动已经给出了启发,剩下的思考,留给我们自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