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绪成为货币,“技术直男”的长城为何坚持用事实买单?

这年头,没点故事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了。一款新车下线,不聊点“颠覆行业”的宏大叙事,不讲点创始人在车库里“为梦想窒息”的辛酸往事,简直就算公关事故。整个舆论场,活脱脱一个大型的情绪交易所,眼泪、情怀、愤怒,都能被量化成流量和声望,谁的故事讲得好,谁就站在鄙视链顶端。

在这种游戏规则里,你一板一眼地掰扯事实、罗列数据,就显得特别不合群。就像大家都在KTV里声嘶力竭地吼着流行金曲,你却非要上去用美声唱法分析一下乐理。

长城汽车,就是那个总想在KTV里讲乐理的“技术直男”。

风暴眼,是一辆欧拉好猫。当“刹车失灵”这四个字,被配上惊悚的音乐和特写镜头,在短视频平台像野火一样蔓延时,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该演什么了。按照惯例,厂家公关部估计已经连夜写好了三版风格各异的道歉信:一版声泪俱下,回忆品牌初心;一版义正辞严,痛斥谣言并承诺彻查;还有一版,大概是老板亲自出镜,鞠个躬,聊聊创业不易。一套标准的情感按摩,总有一款能安抚躁动的看客。

当情绪成为货币,“技术直男”的长城为何坚持用事实买单?-有驾

可长城偏不。这个来自保定的“铁憨憨”,愣是把一部准备上演的八点档情感大戏,硬生生给扭成了CCTV的科教频道。它没哭,没喊冤,甚至连一篇情真意切的小作文都懒得写。它干了件让所有“公关大师”都直摇头的事儿——协同车主,把那辆已经被舆论判了“死刑”的涉事车辆,恭恭敬敬地送到了权威的第三方司法鉴定机构。

这操作,你品品。在那个分秒必争、讲究“黄金四小时”的公关战场,它选择了最慢、最笨,也最没有“网感”的一条路。这不像是在打舆论战,倒像是在完成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非要把每个标点符号都论证得清清楚楚。

然后呢?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在等待期间,舆论的唾沫星子都快把它淹了。等那份盖着红章、散发着油墨香的鉴定报告出来时,热度都快过去了。报告上那行冰冷的结论,简直比长城的公关稿还直白:“未执行制动动作,油门处于满开状态”。

翻译成人话就是:大哥,你把油门当刹车了。

当情绪成为货币,“技术直男”的长城为何坚持用事实买单?-有驾

这一下,整个舆论场仿佛被按了静音键。之前那些义愤填膺的讨伐,瞬间变成了一场大型社死现场。长城用实验室里的“绝对零度”,给沸腾的广场舆论来了个物理降温。它或许输掉了开局的声量,却在自家信誉的地基里,打下了一根谁也抽不走的钢筋。

你以为这只是孤例?不,这种“直男癌”式的操作,几乎刻在长城的骨子里。

在整个汽车行业都在玩“生态化反”、把产业链搞得像个“朋友圈”的时候,长城却像个孤僻的匠人,非要关起门来自己跟自己死磕,搞什么“全栈自研”、“垂直整合”。说白了,就是不信外人,从发动机、变速箱到现在的智能驾驶芯片,核心的玩意儿必须是自己亲生的。这种近乎偏执的掌控欲,让它在面对技术问题时,总有种莫名的自信,也让它在面对舆论时,显得特别“不会做人”。

还记得当年的“常压油箱”事件么?对手一个视频就把一个纯技术问题,煽动成了全民级别的安全焦虑。长城的第一反应是啥?不是赶紧找水军控评,而是兴冲冲地搬出一堆图纸和数据,想给全国人民上一堂关于“油气蒸发与排放标准”的物理课。那场面,就跟一个数学家非要跟广场舞大妈用微积分证明今天不该下雨一样,滑稽又心酸。没人关心你的公式,大家只觉得“你看,他急了,他想洗白”。

这就是“技术派”的宿命。他的世界非黑即白,但在舆论的江湖里,灰色地带才是流量的沃土。当别人都在忙着拉帮结派,互相站台时,长城的后援团可能只有实验室里那几台冰冷的机器。它在舆论上吃的亏,就像一个老实孩子,总是在学校里被那些调皮捣蛋的同学抢走老师的糖果。

当情绪成为货币,“技术直男”的长城为何坚持用事实买单?-有驾

可问题是,糖果总有吃完的一天。当那些靠故事和情怀吹起来的泡沫一个个破掉,当潮水退去,你才会发现,那些花里胡哨的游泳圈都不见了,只有沉默的礁石还立在那里。

我们这个时代,太会“造神”了。营销可以吹出一个颠覆宇宙的品牌,情怀可以撑起一家公司的市值。车,这个本该是严肃、精密的工业品,越来越多地被当成了一个社交货币和情绪道具。所以,当长城这样一个坚持“用造车的逻辑回应造车问题”的企业出现时,它的“笨拙”反而成了一种稀缺的可信度。

当然,你可以笑它傻,骂它不懂营销,错过了无数次“花小钱办大事”的机会。但换个角度想想,当你把全家人的安全都托付给这台机器时,你是希望它的制造商是个会讲故事的“情感大师”,还是一个宁愿被骂也要去死磕事实的“技术直男”?

当情绪成为货币,“技术直男”的长城为何坚持用事实买单?-有驾

这事儿,还真值得琢 V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