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风波终和解 三方声明定规则
一则测试视频引发的行业震荡,最终以两份致歉、三项倡议画上句号。
8月6日。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的联合声明。刷屏汽车圈。这场源于7月29日的碰撞测试争议。终于尘埃落定。
理想i8新车发布会上。一段与8吨重卡对撞的视频震撼全场:卡车驾驶室与货箱断裂分离。车头倒压i8前窗。而理想i8乘员舱完好无损。
网友迅速认出卡车品牌——东风柳汽乘龙。
质疑如潮水般涌向乘龙卡车评论区。
01 争议核心:被误解的“移动壁障车”
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的致歉中。反复提及一个关键词:移动壁障车。
测试中那辆东风柳汽卡车。并非代表其产品安全性能的测试对象。它只是符合特定标准的碰撞介质。一台从市场随机采购的二手卡车。
但公众看到的。是卡车解体。是车头翻倒。
中国汽研承认:信息发布不完整。未阐明卡车作为壁障车的角色。导致关键信息缺失。
流程管控疏漏。让一场技术验证演变为品牌贬损风波。
02 三方立场:道歉、反思与坚守
理想汽车的致歉聚焦“无心之失”。
“对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测试本为验证i8短前悬安全结构。从未意图质疑东风柳汽产品质量。舆情伤害已造成。道歉是必须的姿态。
中国汽研的反思直指行业痛点。
作为第三方机构。公信力源于科学、客观、中立。此次却因流程缺陷引发信任危机。承诺完善机制。接受行业监督。
东风柳汽未直接回应事件。
但声明中强调“高品质+可信赖”的质量方针。抵制不正当竞争。坚持技术自强。姿态清晰:不纠缠争议。专注产品本质。
03 行业倡议:从对抗走向共治
联合声明的真正重量。在于三方共同提出的两项倡议:
严守自律底线:车企与检测机构需杜绝贬损性对比。确保测试信息真实完整。
回归技术本质:资源应聚焦安全性能提升与核心技术突破。而非营销攻讦。
这不仅是危机公关。更是对行业规则的重新锚定。中国汽研的失误警示所有检测机构:中立性一旦失守。公信力即刻崩塌。
04 未来车市:安全与诚信的再平衡
这场风波暴露的深层矛盾是什么?
当车企竞逐“碰撞视觉冲击力”。当测试标准模糊不清。公众认知极易被误导。东风柳汽两度发声质疑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差异极大”。直指核心问题。
标准化、透明化。才是解题关键。
如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办法所强调:第三方机构需独立客观。国家三部委规范也明确:测试信息需完整公开。
结语:一次碰撞。三重镜鉴
理想汽车在致歉中承诺“避免再引发类似争议”。
但比个案更重要的。是行业规则的进化:车企需克制营销冲动。检测机构必须坚守中立底线。而公众期待的。始终是真实的安全。而非戏剧化的表演。
这场和解。或许正是中国汽车从大国迈向强国的一堂必修课。
竞争不止于输赢。更在于规则的共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