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掀翻牌桌:15万的特斯拉,不给国产车留活路

特斯拉最近整了个大活儿,不,应该说是整了个糙活儿。

在德州超级工厂,一辆连膜都没贴严实,素面朝天的Model Y,就这么大摇大摆地上了路。这事儿一出来,整个车圈就像被扔进了一颗二踢脚,炸得七荤八素。

为什么?因为这玩意儿,传说只卖3.5万美金。

3.5万美金,换算一下大概25万人民币。但你懂的,这玩意儿要是真进了国内,按照特斯拉那套玄学定价法,去掉关税再来个国产化“优惠”,直接给你干到15万、17万,就问你怕不怕?

一开始看到谍照,那尾灯一亮,我还以为是啥新款,结果定睛一看,好家伙,那18寸的铝合金锅盖,那光秃秃的前脸,连雾灯都给你省了,机盖上那两根筋线都透着一股子“日子不过了”的决绝。这已经不是把成本压在地上了,这是直接把成本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完了骨灰都给你扬了。

但你不得不承认,它站在那里,还是那个Model Y的壳子,那个尺寸,那个熟悉的侧面。这就叫底子好,怎么作都丑不到哪去。

这车最牛逼的地方,不在外面,在里面。

你拉开车门坐进去,会瞬间理解什么叫“祛魅”。座椅?不,那叫沙发,老头乐同款针织材质,突出一个冬暖夏凉,主打一个结实耐用。方向盘加热?座椅通风?不存在的。以前特斯拉那种一屁股坐进去,感觉自己开的是宇宙飞船的科技感,没了,彻底没了。现在你坐进去,感觉自己开的是一台刚出厂,还没来得及精装修的毛坯宇宙飞船。

仪表台直接拆成了两个拼接件,后排出风口变成了手动旋转,后排连个衣帽钩都懒得给你装。哦对了,最重要的,全景天幕,那个曾经被无数人吹捧为“移动观星台”的玩意儿,也拜拜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漆黑的顶棚。你说这是为了隔音降噪,我相信,但鬼不知道这是为了省钱呢?

音响也给你砍了,喇叭数量直接对半砍,拆开门板一看,预留的孔位空荡荡的,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说好的技术透明呢?怎么变成窟窿透明了?

讲真,我最近在琢磨,与其买这种车,不如把钱省下来去家门口的兰州拉面馆办个终身卡,至少牛肉是实在的。

这配置,你说它是五菱宏光吧,它又顶着特斯拉的标。你说它是特斯拉吧,这内饰寒酸得连五菱宏光都得过来递根烟,说一句“兄弟,想开点”。它不是工业垃圾,但它确实无限趋近于一个纯粹的“工具”,一个能让你从A点到B点的,带四个轮子和一个大电池的铁盒子。

但问题就在这里。

这他妈简直就是商业史上的行为艺术!

即便它简陋到这个地步,只要它敢卖15万,就会有无数人冲上去把它买爆。你信不信?

这就是【品牌玄学】的力量。会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聊性价比,他觉得你在侮辱他。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内饰,他会跟你聊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真的爱上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马斯克太懂这个了,他知道,对于他的信徒而言,那个“T”字标,那个简洁到极致的外形,那个丝滑的Autopilot,才是核心。至于座椅是不是真皮,头顶有没有玻璃,那都是可以舍弃的“皮相”。

马斯克掀翻牌桌:15万的特斯拉,不给国产车留活路-有驾
马斯克掀翻牌桌:15万的特斯拉,不给国产车留活路-有驾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特斯拉车主,我必须承认,那套三电系统和软件生态的整合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天。它就像苹果手机,硬件参数可能不是最高的,但那个iOS系统就是流畅,就是好用。现在的特斯拉,就是在复刻当年iPhone 4的打法,用一个绝对核心的体验,去碾压那些还在堆砌硬件参数的“安卓们”。

所以,这台“压缩毛巾版”的Model Y,它的目标用户根本不是现在这帮在网上吵来吵去的迪粉、蔚粉、理粉。它的目标,是那些还在开着卡罗拉、思域、速腾的普通家庭用户。

想象一个场景,一个中年男人,手里攥着15万预算,本来想买个日系或者德系的A级车,求个省心耐用。结果一扭头,发现隔壁特斯拉4S店里,一台空间巨大、造型科幻、能自动驾驶、还不用加油的“正品特斯拉”,居然也在这个价位。

他会怎么选?

他的大脑会瞬间宕机,过去几十年建立的关于“一分钱一分货”的消费观会瞬间崩塌。他不会去研究什么织物座椅,什么手动出风口。他只知道,这是特斯拉。是那个新闻里天天放,能上火星的男人造的车。开出去,邻居问起来,可以云淡风轻地说一句:“哦,随便买的,特斯拉。”

这画面感,就问你值不值五万块的差价?

所以,如果这车真的国产,比亚迪、小鹏、零跑,这些靠性价比卷到现在的品牌,会不会一夜之间心态爆炸?

会的。绝对会的。

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年轻人的第一块蛋糕端走了。那特斯拉这个丐版Model Y,就是连中年人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之前玩的都是在规则内的存量竞争,我多给你一个冰箱,你多给我一个彩电。马斯克现在的玩法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一起喝西北风。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马斯克这招有点像《道诡异仙》里的心法,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关键是同行们没这心法,只能硬抗。他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质价比”护城河,在特斯拉“品牌+低价”的降维打击面前,脆弱得像一张纸。

你说它不真诚?是的,它就是不真诚,它就是赤裸裸地在收割品牌崇拜。但你说它没有杀伤力?那绝对是小看了人性的虚荣和市场的疯狂。

所以最后谁赢了?不好意思,最后赢的还是那个在加州豪宅里看火箭发射的男人。你我,都只是他大型社会实验里的一组数据,仅此而已。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车圈的这场大逃杀,现在才刚刚开始。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