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丰田新款锋兰达刚刚上市,价格比之前贵了点,10.28万起(估算,可以有一定偏差),我试着算了一下油耗成本,百公里9到11升左右吧(体感,实际车况差异大),按当前每升大概7元算,油费每百公里大约63到77元。这车在这个价位,感觉还算接地气。
我记得我刚见到它的第一眼,是在展厅里,那个全新钛星灰真是亮眼,偷偷问销售:你们新色料是不是用得多?他说:是的,今年都偏运动年轻化。我心想,这车设计是真的更走年轻范儿,比起之前的沉稳硬派,变得更轻快。
开门一看,没有太多复杂装饰,仪表盘的背光很舒服,8.8英寸液晶屏不算大,但用起来还挺顺手。坐进去发现坐垫比老款更软一些,可能是为了提升舒适度?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空间还行,腿部空间大约在一米八的人坐着,前排还能有三指空隙,后排可能更紧凑(这段先按下不表),不过我觉得不用太担心,毕竟这价位的车,空间也不是最核心。
转头看后排,座椅支持放平,后备箱的开口也挺大,装东西还算方便。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别的车型比如XX和XX(我还想举例,好像都差不多,但我又觉得,差异究竟体现在哪?)——其实差别可能更多是细节,比如XX的后排头部空间稍微大些,但用料可能稍逊一筹。
动力方面,据我观察,新车配备了最新版的智能电混双擎,我还真没搞清楚它具体的工作原理,是不是像用手机芯片换个版本那么简单?大概是最核心的芯片,和传统混动相比,这次我感觉更像是AI参与到油耗管理里,反应更智能。听销售说,最大功率147kW(我心里算了算,应该够家用城市加速一踩到底),油耗表现也更优一些,估算全油箱算下来,城市用车可以跑到600公里(样本少,估算)。
说到这,不得不吐槽一下,供应链一年来的情况,某些零件价格飙升,导致整车成本被推高不少(这边当然也会反映到售价里)。你说,如果芯片、半导体的供应还不稳,未来的智能化体验还能不能保持一致?我一直有个疑问:是不是厂家越追求智化越容易出问题?毕竟,又不是每个车都能像手机一样快速更新。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一句细节挺有趣,内饰那块木纹饰板其实是用塑料贴的,只是做得很细腻,平时不开车很少注意到。总觉得,用料的真与假除了看外观,还能分别出个差别吗?其实我觉得,很多所谓的高级感,可能就是细节的巧思。
安全配置方面,丰田最新的TSS 3.0智行系统,继续强调车道保持、自动刹车、盲区监测。问题:是不是还存在某些盲点?比如在高速上突然遇到复杂情况,系统反应快不快?我最担心的还是高速路上的突发状况,传统驾驶员都得提前预判,这系统能帮多大忙?我倒觉得,最终还是得靠人类自己小心。
配置表里还提到,全系标配高级辅助,我在想,除了安全,车的操控性有多大提升?我个人偏好操控,发现新款和老款最大的区别在于悬挂调校,我猜可能要靠调校师傅多次调试才能达到理想状态吧。
之前问过修理工:你觉得这车值不值?他说:质量还行,但要看用得久不久,毕竟新技术有时候不耐用。这让我想到,科技再先进,也得用十年。你们觉得,买新车到底还是看耐用多点,还是新技术多点?
我其实挺喜欢这个价格段的SUV,虽然觉得有点麻烦要去了解,毕竟不可能全都熟悉。你们会不会觉得,买车真像个忍耐游戏?买之前,得权衡各方面,最后都得用实际情况说话。
于是我在想,下一步怎么验证这款车的耐用程度?其实也没办法,只能靠感觉或者试驾一段时间。我真希望厂商能多考虑保险&维修的便利性,不然这车即便再炫,也可能会变成摆设。
算了,反正还得自己去开,试试才知道。买了车后,最现实的问题还是——平时走走停停,靠不靠谱?或者说,这车有没有让我开得顺的小细节?这些才是真正触摸得到的生活碎片。
你们说,智能化 grill(比如自动泊车、远程控制)是不是越用越依赖?总觉得,科技的帮忙,有时候反而让驾驶变得更麻烦——你是不是也有点喜欢边靠边想的自由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