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本田高管调整,新能源转型,用户市场成关键

说起东风本田,最近可谓动静不小。9月15日,正赶上第1500万辆CR-V下线的大日子,公司高层一波三折地换了个遍,原来在猛士科技呼风唤雨的曹东杰也“回流”到了东风本田当执行副总经理。这一趟操作,怎么看都像是在给合资车企的新能源突围提前热身。

换个高管,当然不是简单的“你上我下”。王彬彬离开党委书记的位置去专务岗位搞协同,潘建新挥别执行副总,切去专注企业内部氛围和“凝心聚力”,而最热闹的莫过于曹东杰。这哥们在猛士打下的“电动越野第一枪”,让不少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而现在,干脆带着在高端新能源圈子里练出来的本事,回到东风本田坐镇中军帐。

说白了,合资车企的老难题,大家都知道。看销量,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这个“南北本田”,今年1-8月分别掉了将近三成多,市场份额仿佛坐滑梯一样,从五年前的六成变成现在的三成出头。以前合资品牌是大哥大,现在新能源自主猛如虎,合资想不换人、转型都难。

怎么破局?说到底,就是得让传统优势带动新动能。曹东杰不是头回来东风本田混,他管过制造、管过品质、管过技术,也摸过采购。2020年上的猛士项目,愣是让“纯电不适合硬派越野”一说在国产圈消失了。短短两年,带队搞出不输老外品牌的自家“钢炮”,在中国越野车一众模仿秀中杀出了新路。这样的人才放到东风本田负责新业务,怎么看都有点“先抬石头打老虎”的意思。

但话也说回来,市场讲究的是用户信任的“长线经营”。在第1500万辆CR-V下线的现场,东风本田高层就明说,这场转型已经没有试错空间。电动化、智能化不发力,别说市场份额,就是活路都难保证。可惜,转型不能只靠一句“聚焦产品和营销变革”,也没法只靠高管换脸。

再来看看广汽本田。8月那阵儿,也上演了一把“帽子戏法”:高洪祥临危受命成新一把手,原先的大当家李进不到三年就退场。这种不按套路的人事调整,后边撑腰的决心谁都看得懂了。不只是东风本田,南北两家都在憋大招。毕竟,从大伙儿抢着合资“开户”,到现在被自主品牌拉着跑,没人愿意当“守成之主”。

合资车企现状,虽然还有大量老用户在撑门面,但这一届消费者对品牌情怀早就没那么上心。要抓住新用户、吸引年轻人,产品本事和营销套路都得跟上。就拿“新能源转型”这事说,过去讲什么“技术路线”,现在基本上如果不快马加鞭把电、智能整起来,用户根本不会给你“复读机”式的耐心。自家合资牌照背后那点传统技术优势,罩不住对手的连环重锤。

东风本田高管调整,新能源转型,用户市场成关键-有驾
东风本田高管调整,新能源转型,用户市场成关键-有驾

东风本田的格局,此时也很明朗。新班子有各自主攻方向,潘建新主内,带队跑政管理念,把企业“软实力”整体拉升;曹东杰主外,专攻新业务、推动转型。王彬彬专务捏合,做好相关专项,照应公司内部各种大事小情。讲到底,三面夹击,总不能让改革“光说不练假把式”。

外部环境压力山大,而东风公司作为大股东显然是心知肚明。董事长杨青在会上话说得很明白,别光指望政策天花板,坚持产品力和营销力一起上才有出路。要让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路线有突破,关键还得落到“让中国市场买单”的产品上。总之,以前合资车企靠“外来和尚会念经”混天,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说汉语、讲中国市场玩法,才是立足之本。

其实,回看本田在中国的这些年,也有风光无限的时候。CR-V曾是街头巷尾都能见到的“国民SUV”,哪个工薪族没幻想过有一辆的“美好生活”?但新能源大潮里,这款“镇店之宝”只能守,不能攻。国内市场巨变之下,用户说变就变,靠一两款老产品续命只会离市场越来越远。

这一次人事大洗牌,东风本田拿出的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劲头。曹东杰的猛士经验,怎么嫁接到合资平台——是走高端、做拼速度,还是主打新体验?这还得看他亲自操刀的魄力。而潘建新的管理和团队建设能力,则是让企业肌体健康“服好药”。但说到底,合资品牌想在中国市场打赢翻身仗,靠的不仅仅是班子成员几个名字的变化。

其实,每次合资企业人事变动,外面总有不少“吃瓜群众”。有人说,这不过是高层轮着转,“换汤不换药”。但放在大环境里看,今年新能源“卷王”频出,价格战、技术战一茬接一茬。留给合资车企的时间,的确不多了。走一步看一步,早晚要面临“留人”还是“守城”的终极选择。

现在的中国车市,有点像三国演义。昔日权贵合资品牌撤下旧将,推上新军,打算再试一把。自主品牌则是初生牛犊,敢拼敢闯。新能源和智能化成了最终取胜的“赤壁之战”,谁能抓住风口,决定了谁能笑到最后。

虽然东风本田说,不会因为人事变动影响战略进度,转型路线依然“板上钉钉”。可企业的“软肋”在于两头难讨好:要满足老用户对品质的执念,还得给新世代用户新鲜感和科技感。又要做守城者,又想当开疆拓土的先锋,骑虎难下,大浪淘沙。

至于未来东风本田的转型路,好不好走,关键还是看用户买不买账。各省区县市场、小城市里的经销商能不能跟得上,产品推新能不能踩对点,这些都不是光靠开会拍板就能一锤定音的。用户想要的,不是领导怎么开会决定的新品,而是兜里钱花得值不值。

其实市场有时候挺无情。CR-V能卖1500万辆,是因为年份好、“赶上了风口”。但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下,如果不变、只能被市场淘汰,没人会为过去几百万用户买单。用户就是一杆秤,哪头重就倾向哪头。

东风本田这次领导班子调整,外行看是换岗位,内行想的是新能源突围的信号。无论潘建新在内部怎么“凝心聚力”,曹东杰能不能带来“猛士经验”的化学反应,最终决定权都在市场和用户手上。毕竟,现在的汽车消费升级一天一个样,谁不“跑得快”,谁就容易被时代落下。

东风本田高管调整,新能源转型,用户市场成关键-有驾

高层调整是不是药到病除?还得看产品和服务是不是接地气、够吸引人。打铁还得自身硬。东风本田没有“试错空间”的今天,哪怕多一分犹豫、多几步弯路,都会被新对手甩开大半条街。

说到底,这轮“南北本田”高层换防,已经不仅仅是公司地图上的南北、管理上的交接,更是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合资品牌和新势力殊死搏杀的缩影。谁能真正做到“说到做到,用户真心买单”,谁就是下一个赢家。

拐点已经到来,东风本田能否抓住新的窗口期,不只是一次换帅能回答的事。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