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这一步,东风玩得很溜
成都车展一开场,岚图汽车就扔出了又一波大招:带着自家的2026款梦想家、追光L、全新知音、FREE+等一大帮新车扎堆亮相,顺带还把“岚海智混”这套新技术抬了出来,说白了,就是智能和电动融会贯通,未来汽车长啥样,他们来个提前剧透。还没等大家从新车的热乎劲里反应过来,东风汽车又突然放话,要牵着岚图悄咪咪杀向港股,让岚图在香港联交所单飞上市,东风自己反而退居幕后,玩起了资本变形记。这一招,看着复杂,其实逻辑就一个:“打铁还需自身硬”,把最能打的岚图推到前台,让东风能在新能源这场赛跑中加速,甩开包袱。
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岚图虽然姓东风,但骨子里压根不像个“国字头”出身的传统车企。品牌刚上线那会儿,东风就没打算用老路去捆住岚图。从model、营销、研发到产品,全部新打法,活脱脱就是把这些年新势力车企那些管用的套路照单全收,又不忘盘一圈自己的路数。几年过去,果然没白折腾。从SUV到MPV,再到轿车,每类都有产品能拿得出手——不是交付量领涨,就是发布会当天就锁单得手,上万订单呼啦啦进来,绝对是“别人家孩子”的典型。
先说销量,过去一年岚图的交付量年年看涨,2024年交付8.57万辆,比去年多了七成。进入2025年头六个月,每个月都能刷一笔“过万”的出货记录,8月份直接飙到一万三千多辆,同比翻了一倍多。这时候,就得说一句“成效显著、步步高升”了。规模起来了,赚头也跟着水涨船高。去年第四季度岚图就已经实现单季度盈利,毛利率能在一众对手里排前列。比起一堆还在为补亏损发愁的新势力,岚图算混得不错的。
表面上看,是岚图自己加油赶路,背后其实东风也在用心布局。国企这些年在新能源车上的步伐灭有民营企业快,说穿了都差在资本和决策效率这两板斧,但这回东风不打老皇历,干脆用一次组合拳:让岚图上市,自己退市,把资源往岚图身上砸。这样一来,老东风轻身上阵,岚图背上新包袱,大步往新能源、智能化的路上突围。
别小看这一出“资本换壳”,后面学到传统企业怎么甩掉包袱,激活内部,把资源集中朝着核心赛道砸。这一步看得懂的不多,但等收获成熟,可能又得让一票同行冷汗直冒:“原来还能这么玩?”
再说说岚图的产品思路。新能源车,眼下就是智能化+全球化两手抓。像东风岚图,既有自研又抱着华为大腿,鲲鹏智能驾驶系统、逍遥座舱都拉上了。在软件、硬件智能化上自己琢磨一套,遇上好用的合作技术还不脸皮薄,乾崑智驾、鸿蒙座舱都搬进来。双管齐下,既能全链路自研,也能把别人家好东西用起来。这种谁好用用谁、谁靠谱靠谁的实用主义,不花里胡哨,很适合这个市场。
当然,嘴上说得好,落实到产品才是硬道理。拿今年推出的新款岚图知音和2026款梦想家来说,升级点多得吓人。智能驾驶、座舱、底盘、电池、舒适度全方位提升,知音那款六位一体智能家庭SUV,号称有一千多个升级。老百姓关心的续航、充电速度、安全感,岚图都得瑟得很。特别是梦想家,用上岚海智混这套技术,800伏高压平台、超快充电、电池容量大到飞起,续航更是能跑到1400公里,纯电也有四百多公里,号称全球最长。没啥技俩,这一波妥妥把新能源MPV的天花板又往上拔高。
在国内市场闯出点名堂,岚图也没打算躺着数钱。上次北京车展直接喊出“共岚图”出海计划,想把车卖到全球60个国家,500家海外销售点,五十万台累积销量,这胃口不小。不光说说而已,产品和技术技术研发因为有了上市背后的钱袋子加持,自然能玩得更开。芯片、算法、电驱、三电系统全盘投入,海外市场本地化也有戏,不愁没戏唱。
说到底,岚图也明白,智能化不是光炫技,最终要服务人。技术进步最后都得落到用户体验上。卢放那句话在发布会上念得很溜:“把用户体验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说白了就是要让消费者开得爽、用得省心,车子开出去有面子,回头再带动一波口碑流量,能正向循环起来。这种取舍其实挺难的,搞技术的都喜欢比数据、炫参数,但消费者关心的是开着省心,修车麻烦不麻烦,能不能少跑一趟4S,冬天电车会不会怕冷住院。这些岚图多少还是用点心去搞的,不能说家家都做好,但努力方向没错。
再回头看看东风主业的转型。以往大家老调重弹,国企体制慢,转型慢,跟不上民营企业的快刀斩乱麻。但东风借岚图这把火换新身、推进私有化、让新能源板块上市,起码说明一种新可能:老企业不是不能翻身,就是得看什么时候敢赌、怎么赌。这次岚图推上市,也算是借了智能新能源的风口,靠着有利润做底气。打通资本市场,对准智能化、全球化再发力,吃肉的机会就大得多。
这其中有种“打蛇打七寸”的巧劲,把有限资源全砸在最有潜力的岚图身上,其他传统板块甩在后面,东风看准就下重手。搞成了,就是传统央企注血、换骨、腾笼换鸟在新能源行业的经典案例。业内估计也得琢磨琢磨,要不要找个板块也学着这样干一把。
新能源市场正在变天。头部民企厮杀得妖风四起,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小鹏们轮流坐庄,老国企要是还想用老路玩,十有八九得出局。这时候东风打出岚图这个牌,正是希望能在新周期里分一杯羹。资本、市值、品牌和技术多轮驱动,自然能多扛几年。估摸着只要岚图别突然掉链子,老东风转型新能源的这盘棋就有戏。
当然,走独立上市这步,岚图并不是孤例。今年传统车企走分拆高端新能源板块上市的还不止一家:上汽有智己,长安有深蓝,广汽有埃安。基本打法都差不多,把最好最有想象力的业务单拎出来,抱团走资本市场。谁的故事讲得新、讲得圆、讲得资本市场爱听,谁赚得盆满钵满。岚图的优势在于起点高,业绩也能打,如果市场给面子,靠上市融资拉起研发和出口,玩得风生水起,也不是不可能。
再说句题外话,岚图这次推的岚海智混技术,和央视一块儿搞了个《顶级实验室》的联合发布,明里还是想讲技术创新和中国智造的民族自信。这套技术不能说神乎其神,但对于混动领域,确实把城市日常用电、长途说走就走这两头活路都给兜住了。大电池+全域800V快充,插混能三级跳,新能源MPV和SUV里头算得上领头羊。光靠技术当然不够,得有量产能力才行。岚图目前全系主力车型都能跑量,侧面证明不是纸上谈兵。
从故事层面看,资本市场最爱这种耳熟能详的造势剧本:传统巨头“自切一刀”,年轻品牌单飞闯世界,顺带还能拉一波国家政策和科技气息加成。上市当然不是终点,赚来的钱要真心砸进研发、市场和服务,用户和投资人才会买账。要是上市成了“割韭菜”割皮毛,最后谁也别想善了。
用户这块,新势力玩的是用户群粉丝经济,岚图其实也在学。无论是定制还是社区互动,“车友圈”搞得火热,让用户觉得买车不只是买了个铁疙瘩,更是加入了个大家庭。新用户看着也更容易下单。岚图没走一刀切低价路子,算是高端新能源里头走差异化的代表,不跟小米打价格战,反而专注技术和体验升级,给市场留下充分想象空间。从长远看,长期定价权和品牌壁垒只有这样才能守住。
技术攻坚战的背后,更考验每个企业团队的学习和整合能力。岚图的玩法,就是合纵连横,技术、资金、供应链、研发一个都不能短。智能驾驶、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动力电池、全球化适应,样样都在做。目前自研和生态圈并进,既能自己造,也有外援助阵,灵活中见功底。
至于海外市场,国内卷得头破血流,外头也没多轻松。岚图想在60国站稳脚跟,难度可以想象。但像鸿蒙座舱、乾崑智驾这种“出口带中国味”的智能新技术,说不定就能撬开新市场,拉动更多用户。要知道,全球新能源车出海战正热,谁能讲好技术和品牌联合输出这本经,谁就能领先一步。当然前提还是产品力要硬,否则全是白搭。
最值得关注的是,岚图2024年以来动能显著,年出货量、盈利能力、供应链消化能力都不弱。等到港股上市那刻,不仅仅是自己敲钟,还等于给中国车企新能源转型走资本路线做了个示范。如果市场认可估值和未来预期,相当于给了岚图开挂的子弹,后续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出海开疆拓土,弹药充足。
大环境已经变了,中国百年汽车工业正处在智能网联的大风口上,留给传统车企的作业时间不多了。东风和岚图抓住机会脱胎换骨,摆出了一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势,这一出棋,还真挺有看头。
有时候,能走好眼前这步棋,比什么都重要。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