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今儿碰上个邪门事儿。
我掐指一算,手机日历也掰扯了好几遍,确确实实是2025年。
可车圈那边,一家叫瑞驰的哥们儿,已经开始卖“2026款”的车了。
起步价9.39万,一台叫EC75的纯电微面。
我当时就寻思,这是什么路数?
买车送哆啦A梦的时光机吗?
咱们先别被这“未来战车”的名头唬住。
这事儿你得倒着看,先扒开那层名叫“2026”的华丽外衣,看看里头究竟是啥馅儿的。
这次瑞驰EC75最大的动静,也是它唯一的动静,就是塞进去一块更大的电池,58.24千瓦时。
官方拍着胸脯说,这玩意儿能跑个400公里。
听着挺美,对吧?
对于那些开着小破面,在城市里给火锅店送菜、给装修队拉料的兄弟们来说,续航就是饭碗,多一公里,心里就少一分慌张。
但你再瞅瞅别的,乐子就来了。
这台所谓的“2026款”新车,那张脸、那个身板、那套内饰,甚至连那颗70千瓦的小心脏(电机),都跟去年的款式一模一样。
简直就是Ctrl+C,Ctrl+V,连个标点符号都懒得改。
这操作骚不骚?
就好比你手机系统更新,更新日志写得天花乱坠,结果进去一看,就给你换了张壁纸。
所以,瑞驰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我看,这既是“阳谋”,也是“无奈”。
如今这新能源物流车的市场,早就不是蓝海了,简直是红得发紫的“血海”。
前面有五菱扬光这种神仙,7万出头就把价格的底裤都给扒了,后头还有一堆大厂盯着这块肥肉。
瑞驰EC75夹在中间,高不成低不就,你说难受不难受?
打不过价格战,那就只能“田忌赛马”了。
瑞驰琢磨着,我牌子没你响,价格没你香,但我能跑啊!
我电池大啊!
于是,它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这块大电池上。
它就是在对所有潜在的买家们喊话:别看我长得一般,但我体力好,活儿糙,是真能陪你下工地、进仓库的兄弟!
那个18分钟从20%充到80%的快充,更是直接挠到了这帮营生人的痒处。
你想想,中午扒拉两口盒饭的功夫,车“满血复活”了,下午又能多跑两趟活儿。
时间就是金钱,这话搁这儿,比什么都实在。
可问题是,这多出来的“体力”,得加钱啊。
9.39万的起售价,已经捅破了不少小老板的心理防线。
这个价钱,隔壁五菱扬光顶配都买完了,剩下的钱还能搓几顿好的。
对于一个每天算计着油钱、电钱、过路费的人来说,这多出来的一两万块,可能就是老婆孩子半年的生活费。
他们会为这多出来的几十公里续航,和那虚无缥缈的“2026款”名头买单吗?
这笔账,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客运版,搞出了6座和9座。
这一下就让这台车的身份变得模糊起来了。
你说拉人吧,那堪比毛坯房的内饰,大片的硬塑料,坐进去感觉自己不是乘客,倒像是被押送的货物。
用这车去机场接个客户?
人家一下飞机,坐上你的车,心里估计得犯嘀咕:“我这是被卖到哪个工地去了?”
所以说,这台2026款瑞驰EC75,浑身都透着一股拧巴劲儿。
它想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来自未来的高科技产品,但骨子里却还是那个朴实无华的工具车。
它想用续航和快充去拥抱那些为生活奔波的劳动者,却又用一个不那么亲民的价格,和他们保持了一点距离感。
最终,谁会为这台“穿越”过来的车掏钱?
可能不是那些精打细算到极致的个体户,而是某些不差钱、但又需要一台能干活、能拉人、还能偶尔在工地上当个“大型充电宝”的工程单位。
但不管怎么说,瑞驰EC75这波操作,都像是往平静的湖面里扔了块不大不小的石头。
它到底能不能砸出点水花来,还得看市场的脸色。
毕竟,消费者才是最终的裁判,他们会用自己的钱包,投出最真实的一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