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销量遇冷,交付周期成大短板】
小米汽车在7月首周的上险量仅为4890辆,环比下降46%,其中小米YU7的销量仅为336辆,且均为顶配Max版。这一数据的出现,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失望。作为一款备受期待的国产新能源车型,小米YU7的交付情况却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交付周期过长,成为制约销量的关键因素。
目前,小米YU7标准版的交付时间已排到明年8月至9月,而Max版快也要等到明年5月至6月。这样的等待时间,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相比特斯拉Model Y的现车交付周期仅需三周,比亚迪宋L降价4万还送保险,极氪7X上市两周就交付八千台,小米的交付节奏显然落后太多。
业内人士指出,小米汽车的产能问题成为制约销量的“硬伤”。6月就曾曝出供应商配件供应不足,导致准现车交付数量有限。目前,仅交付了300多台Max版,产线仍处于低速运转状态。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也让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交付能力产生质疑。
此外,小米YU7的定价策略也引发争议。其指导价为25.35-32.99万元,对标特斯拉Model Y,但价格优势并不明显。而消费者在等待过程中,还要承担竞品车型不断更新换代的风险。电车市场迭代速度快,三个月一改款,等明年提车时,竞品可能已经更新两次,小米YU7或将面临“过时”风险。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买车不仅看配置和价格,更看重交付速度和服务体验。小米YU7的交付周期过长,让消费者感到“等不起”。部分消费者表示,宁愿选择现车,也不愿等待一年半载。这也导致小米汽车的销量出现明显下滑。
面对这一局面,小米汽车需要尽快调整策略,提升产能和交付效率,才能真正赢得市场。毕竟,消费者不会为“遥不可及”的承诺买单。只有真正解决交付问题,才能让小米汽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