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逸动PK大众朗逸,谁更超值?

8.1秒破百,一公里才5毛钱,还卖不到7万?这台国产家轿,真把“卷”字写在了脸上。

各位车友,如果你正盯着10万以内的预算,想买辆靠谱的紧凑型家用车,那你大概率绕不开两个名字:一个是合资“老炮”大众朗逸,另一个是国产新锐长安第三代逸动新蓝鲸。一个靠品牌和口碑吃饭,一个凭配置和性价比突围——这场对决,到底是“老牌贵族”稳如泰山,还是“后起之秀”一击制胜?今天我就拿两款真实落地价接近的车型掰扯掰扯:第三代逸动新蓝鲸 2025款 1.5T DCT 500Bar尊贵型(实际成交价约6.79万),对比大众朗逸 2025款新锐1.5L出众新逸版(落地约7.4万),从价格、动力、空间到智能化,咱们一项项来“验货”。

价格:谁才是真正的“地板价”?

先说结论:逸动赢在起跑线,朗逸赢在品牌认知。

逸动这波操作,堪称“价格屠夫”。官方指导价8.79万,但叠加厂家补贴和国补后,实际落地只要6.79万起,比朗逸还便宜了6000多块。要知道,这可不是低配乞丐版,而是搭载了1.5T+7DCT的高配车型。而朗逸虽然指导价7.999万,终端也有优惠,最终落地7.4万左右,看似也不贵,但你得清楚——这是以牺牲动力为代价换来的“入门款”。

我问过身边一位刚提朗逸的老铁:“为啥不加点钱上1.4T?”他苦笑:“加一万,不值当。” 可见,在预算敏感的家用市场,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逸动用更低的价格提供了更强的硬件基础,这波操作,你说它“卷”,它确实卷;你说它聪明,它也真聪明。

动力:涡轮 vs 自吸,谁才是家用车的“真香定律”?

接下来是重头戏——动力系统。逸动用的是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41kW,峰值扭矩310N·m,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朗逸呢?1.5L自然吸气,81kW/141N·m,配6AT。

光看数据,差距不是一般大。 逸动的扭矩几乎是朗逸的两倍多。实际开起来感受更明显:我在市区红绿灯起步时,逸动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说来就来,8.1秒破百的成绩在同价位里堪称“小钢炮”级别。而朗逸……嗯,够用,但真谈不上“爽”。

长安逸动PK大众朗逸,谁更超值?-有驾

有一次我试驾朗逸跑高速,想超一辆大货车,深踩油门等了两秒才缓缓提速,那种“有心无力”的感觉,对年轻司机来说挺憋屈的。而逸动在同样的场景下,降挡迅速、动力随叫随到,超车干脆利落。

更让我意外的是油耗。 逸动虽然动力强,但实测满油能跑上千公里,一公里成本不到5毛钱。这得益于新蓝鲸发动机的高效燃烧技术和双离合的传动效率。反观朗逸,WLTC工况下百公里5.98L,数据好看,但日常驾驶中频繁启停、空调全开的情况下,实际油耗往往逼近7L。所以你看,强动力≠高油耗,技术才是关键。

智能化:谁在假装“智能”,谁真把科技塞进家用车?

说到车机,我必须为逸动点个赞。它用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13.2英寸中控大屏,搭载讯飞飞鱼4.0系统和MT8666芯片,操作流畅得不像这个价位的车。语音识别率高,我说“打开车窗、调低空调、导航到最近加油站”,它秒懂,反应快得让我怀疑它是不是偷偷联网了。

而朗逸呢?车联网、语音识别统统缺席,只能靠手机互联映射撑场面。你得掏出手机,插线或连蓝牙,才能用导航和音乐——这在2025年,多少有点“复古”了。

有一次我朋友开朗逸带家人出游,孩子闹着要看动画片,他尴尬地说:“车机不支持,要不你用手机看?” 而逸动的中控屏不仅能放视频,还能分屏操作,导航和音乐同时显示,实用性拉满。

这不是配置高低的问题,而是理念的差距。 逸动把智能化当成标配,朗逸却还在“够用就行”的舒适区里打转。家用车就不配拥有智能体验吗?长安显然不这么认为。

空间:轴距多出114mm,后排能多放一条腿

家用车,空间是硬指标。逸动的轴距是2765mm,朗逸是2651mm,差了114mm,什么概念?相当于多出一条大腿的长度。

长安逸动PK大众朗逸,谁更超值?-有驾

我身高175cm,坐在逸动后排,膝盖离前座还有两拳多,头顶也充裕,跷个二郎腿毫无压力。而坐进朗逸后排,膝盖只剩一拳出头,长时间乘坐容易累。特别是家里有老人的,上下车便利性和腿部支撑,差一点感受天壤之别。

后备厢方面,逸动520L,朗逸498L,日常使用都够用。但朗逸的后排座椅可以整体放倒,拉大件更方便。逸动虽然不能全平放倒,但开口大、地板低,搬个婴儿车或行李箱也轻松。

综合来看,逸动赢在日常舒适,朗逸赢在极端载物。 但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坐得舒服”比“能拉冰箱”更重要。

安全与操控:谁更“稳”,谁更“灵”?

暂无两车具体安全配置对比数据,但从设计上看,逸动的底盘调校偏向舒适,过减速带和坑洼路面时,滤震干脆,车身不松散。转向轻盈但有回馈,适合城市通勤。朗逸的德系底盘功底仍在,高速稳,但低速灵活性稍逊,方向盘偏重,女性驾驶者可能觉得不够友好。

动态稳定控制系统、ABS+EBD这些基础配置,两款车应该都有,但L2级辅助驾驶?抱歉,这个价位都别想。 不过逸动的倒车影像清晰、雷达灵敏,还带自动驻车,堵车时脚不用一直踩着,这点很贴心。

竞品对比:逸动 vs 朗逸,谁更“六边形”?

我们来列个表,直观对比:

长安逸动PK大众朗逸,谁更超值?-有驾

维度 长安逸动新蓝鲸 1.5T 大众朗逸 1.5L

实际落地价 约6.79万 约7.4万

发动机 1.5T 涡轮增压(141kW) 1.5L 自吸(81kW)

变速箱 7速湿式双离合 6AT

百公里加速 8.1秒 约12秒+

油耗 实测满油破千公里,≈0.5元/km WLTC 5.98L,实测≈7L

轴距 2765mm 2651mm

后备厢 520L 498L

车机系统 双大屏+飞鱼4.0+语音识别 普通中控+手机互联

长安逸动PK大众朗逸,谁更超值?-有驾

品牌 国产主流 合资老牌

看得出来,逸动在动力、空间、智能化、价格四方面全面占优,唯一输的就是“大众”这块标。

用户真实反馈:口碑两极,但趋势明显

我在车友群做了个小调研:

逸动车主A:“当初犹豫朗逸,后来试驾完逸动直接下单。动力强、车机好用,老婆都说这车值。”

朗逸车主B:“开了三年,没大毛病,省心。但车机太落后,想升级都升不了。”

潜在买家C:“本来信‘合资品质’,结果朋友开逸动说省油又舒服,我现在动摇了。”

可见,年轻家庭越来越看重“体验”,而不只是“牌子”。

未来展望:国产车的“反攻”才刚开始

长安逸动PK大众朗逸,谁更超值?-有驾

逸动这样的车型出现,说明国产车企已经从“堆配置”进化到“拼技术+体验”。新蓝鲸发动机、飞鱼系统、高阶车机芯片——这些不再是高端车的专属,而是真正下沉到了10万以内。

而合资品牌如果继续“挤牙膏”式更新,靠品牌吃老本,迟早会被反超。家用车市场,不再是“能开就行”,而是“开得爽、坐得舒服、用得聪明”。

总结:谁更值得入手?

回到开头的问题:长安逸动和大众朗逸,谁更值得买?

我的答案很明确:如果你追求的是动力、空间、智能化和极致性价比,那第三代逸动新蓝鲸就是那个“六边形战士”——它不完美,但在10万内,它给了你最多的选择理由。

而朗逸,适合那些极度看重品牌、追求“省心耐用”、对动力和科技无感的保守型用户。它像一位踏实的老员工,不出错,但也难给人惊喜。

所以,你会为“大众标”多花6000块,还是为“真本事”选择逸动?

欢迎各位车友在评论区聊聊:你买车,更看重品牌,还是产品力? 我会一一回复。

长安逸动PK大众朗逸,谁更超值?-有驾

(P.S. 下次我打算试试逸动跑一趟长途,看看它“满油破千公里”是不是真功夫,想看的扣个1,安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