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上看车,总能看见一些别地没有的玩意儿,有时候你就琢磨——这地是不是买摩托特别合适?为什么澳门能看到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小众摩托?比如雅马哈Cuxi,放在内地根本买不到正儿八经的原厂货,能买到的多半是国产仿制款。可澳门大街小巷一逛,好家伙,100cc、125cc,应有尽有,十辆小踏板能有一半是Cuxi。再看铃木Burgman这类大绵羊,也是警察民众都爱,大陆只能见到水车,澳门却像白菜一样流行,仿佛每个人都默认这些车理所应当。
这样一对比,谁都会想:是不是澳门摩托买起来如菜市场买卷心菜,廉价又省心?还能淘到内地无货的冷门款式?最开始我也这么想,但一细算账,真不是那么回事。
第一,价格未必比内地低。还记得有次和一个机友聊天,本田的ADV350刚刚内地引进,他兴冲冲问澳门价格如何。结果一打听,澳门落地价近8万澳门元,折合人民币几乎接近内地售价的两倍。合着进口关税都没换成便宜?内地卖4万多起,反而成了便宜货。再随手查查小排量的小猴子,本以为老款外观冷门定不会太贵,结果澳门车行报个价,也得5.6万港币,对比大陆水车进口还贵出不少。
那有人说,电动车总该实惠吧?比如小牛电动车,大街上最惹眼的小崽,大陆一台8000-9000块,澳门卖2.1万澳门元——差价离谱不离谱?你说大陆有没有特殊关照,澳门有没有价格暗箱?还真不是单一因素。
究竟澳门这些摩托为啥“不亲民”?其实啊,这里边门道挺多。咱得承认澳门确实是“免税港”,进口关税相对低很多,但问题也恰恰在这儿。第一,澳门市场盘子小,几家车行说了算,你去几个大店问问,不杀价不商量,人家也是明码标价,该多一分就多一分。竞争不激烈,商家不慌不忙,价格怎么会降下来?
第二,货源单一、选择少。你想要什么车型基本只有那么几家去进货,像内地一个新款一上市,各大4S店、汽摩商城一阵厮杀,大店、小作坊带着拼,价格自然拉下来。澳门反而价高在操控的一手货源上。说白了,澳门骑摩托图的是实用,也有点“情怀”,能拥有正牌Cuxi、老Burgman等“绝版”车算是一种身份,给谁买便宜,凭啥?更别说各种配件维修保养、通关运费,这些隐性开支一分不省,最终全摊到售价里。
第三点,大环境不同。内地这些年引进外来品牌越来越快,中小排量市区通勤市场比澳门庞大太多,谁都要抢生意,政策上虽然有不低的关税,有时候厂家还忍不住下点血本“以价换量”。反过来看,澳门人口没几个,车流、路面稀,政策宽松得很,“一车多用”该出街出街,该拉货拉货,本来就是小众玩具,要性价比?对不起,根本没市场基础。大家消费心理也不是奔着便宜来,只要能买上自己心仪的车型,贵点无所谓。
说到关税,其实影响也大,但没到“决定性”的程度。内地进口大排量摩托确实税率高,综合算下来60%以上,不少人觉得澳门没关税,价格理所当然便宜。但实际上,很多车型是内地厂家“官方平行进口”来做市场策略,买的是规模优势,真要对比具体车型,有些甚至比澳门还划算。
再讲个结论,澳门的确总能看到许多内地少见的冷门摩托,尤其是早年停产停进的老摩托,这也是澳门的魅力之一。你说便宜吗?有些真心不便宜。倒是见多识广的人能发现澳门的“稀罕货”,满足需求的也就是这部分喜欢收藏或者追求独特的车友了。普通人要是图实用性比价钱,反倒内地新引进的合资原厂、价格已经非常接地气——你看小牛、新日电动车这些,内地工厂直销,量大了价就低,澳门反而贵出两三倍,能说得通吗?
那澳门人图啥?我后来明白了,一个城市有自己独特的摩托“生态”。街头巷尾的窄路加弯道,决定了最吃香的是灵巧、瘦小的踏板和仿古复古车,用车观念上,情怀成分比内地还要重。你在澳门骑个20年前的本田CB400,都没人觉得奇怪,反而内地全是新款,什么赛摩大街上扎堆。澳门买摩托,很多人买的是“历史”,是童年回忆,是身份象征,根本不是囤便宜货的逻辑。你追求性价比,去商场买白菜,澳门车行卖的是“老字号熟客”的“特供蔬菜”。
路况也是一大区别。澳门满地窄路、红绿灯多,车流压力又大,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猴子”“小绵羊”,其实正适应了这环境。内地城市路况差别太大,地广人多,谁家不想买个动力强点的?反过来你想想,如果澳门也追求大排量高性能摩托,得堵成啥样?
还得注意一个细节,澳门的摩托密度比内地大多了,一方面因为人均汽车保有量早已饱和,停车难度大,油价和养车成本高,骑摩托反倒省钱省心。但所谓“省心”,是对澳门人来说的,作为游客、外地人,陌生消费环境下买车,规矩立马高了一档。外来车主、非本地车牌,买车没特殊人脉关系基本拿不到内部价,能买到什么颜色、配置,还得看车行心情。和内地显眼的“人人喊价,货比三家”完全不是一回事。有时候车子价格定高点,车行还觉得“是给外地人开绿灯”,他们乐得不着急。
再从售后说,要是你在内地买个“世界品牌”摩托,一堆配件,服务站少不了,大城市还有各路摩托改装维修高手。澳门地方太小,车行数量有限,配件和人工成本可比内地贵得多,保养费没低过。内地多数车型有官方渠道,价格透明售后便宜。而在澳门,出个小毛病不是自己动手就得忍着,“修一辆人情捎一辆”,价格透明度低。很多澳门本地摩托玩家,其实就是靠熟悉人脉和“圈子特供”在玩票。
最后再问个问题:你到底图啥?是追新、买便宜,还是珍惜这份独特?如果只是图个摩托骑得开心,内地其实性价比高得多。要是不在乎多花一点,正好又追求情怀那一口,澳门就是天堂——各种停产车、市面绝版、老年代步宝贝,开出来不要太有范儿。
归根结底,澳门摩托其实体现了一种“窄市场、大个性”的消费文化。不要被免税、平行进口这些表象迷惑,真正决定价格的,是市场份额、流通渠道和玩家心态。澳门摩托还是澳门自己玩的最有味儿,至于便宜——咱也别太当真。换句话说,澳门和内地,压根就不是一刀切的市场——你有你“嗨”,我有我“省钱”。
甭管路有多窄,车再小,风一吹,骑摩托的那份自在是真不便宜也买不来的。骑上我可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堵车,你说这不是生活的诗意是什么?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