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 Super One 预订破万,魏牌高山“变身”出海美国?这波操作你看懂了吗?
10034台——这是法拉第未来第二品牌FX首款车型FX Super One在发布后短短几小时内收获的付费预订量。一个尚未量产、连价格都未公布的MPV,凭什么让上万人真金白银地买单?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台挂着“FX”标、长相前卫的智能电动MPV,竟被曝是基于长城汽车魏牌高山平台合作开发的产物。消息一出,车圈炸锅:魏建军这是要借贾跃亭的船,悄悄杀进美国市场?
作为一名常年跑车展、试新车的老司机,我第一眼看到FX Super One时,差点以为自己误入了科幻片场。它不像传统MPV那样“老实巴交”,反而透着一股子“不好惹”的科技狠劲。最抓眼球的,就是那块横贯整个前脸的LED显示屏。法拉第未来管它叫“Super EAIF.A.C.E.设计”,听着玄乎,其实就是Front AI Communication Ecosystem(前脸AI交互生态系统) 的缩写。说白了,这块屏不光能显示车速、天气,还能和行人“对话”——比如你停车让行,它能显示一个“谢谢”动画。这不就是车圈的“表情包”吗?虽然目前法规是否允许这种交互还是个未知数,但这种把车当“人”来设计的思路,确实把智能化从座舱延伸到了车外,算是踩在了智能电动车“人格化”的前沿。
但真正让我起疑的,是它的车身轮廓。那圆润的D柱、高耸的车顶线条、近乎垂直的尾门,怎么看都和魏牌高山如出一辙。虽然前脸被这块巨屏彻底重构,但侧面和尾部的比例,明显带着“高山”的基因。有网友截图爆料,FX官网曾短暂出现“高山9”字样,虽然后来被迅速删除,但这更像是“此地无银”的实锤。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波合作就太有意思了——长城提供成熟可靠的MPV平台和制造能力,FF则贴上“AI交互”的高科技标签,联手打造一款“中国底子、美国面孔”的车型。
贾跃亭口中的“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终于有了第一个落地项目。而长城,成了第一个“过桥”的车企。为什么是长城?因为美国市场这道墙,太高了。自主品牌直接杀进去,面临的是品牌认知、渠道建设、法规认证、用户习惯等多重壁垒。而通过与FF合作,长城可以以“技术授权”或“联合开发”的模式,把自己的平台输出到美国,既规避了直接出海的风险,又能分享美国市场的红利。这招“曲线救国”,比小米在欧洲卖车、比亚迪在东南亚建厂,走得更远也更险。
那么问题来了:FX Super One到底开起来怎么样?很遗憾,目前暂无相关试驾数据。法拉第未来也没公布三电系统的具体参数,只说要主打“两倍性能、一半价格”,目标成为智能电动车市场的“丰田”。这话听着耳熟——当年乐视生态也是这么画饼的。不过这次,贾老板似乎学聪明了,拉来了长城这样的实干派做背书。长城在整车制造、供应链管理上的深厚功底,或许能给FF的“PPT造车”注入一丝靠谱的气息。
但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价格和实用性。FF称FX Super One将是一款“价格亲民的大众市场MPV”,但又说定价“偏高”,外媒猜测低于8万美元(约57.3万元人民币)。这话说得就跟“我其实很低调,只是大家都认识我”一样矛盾。如果真卖到50万以上,别说“亲民”,怕是连“小众”都算不上。要知道,在美国市场,特斯拉Model Y起售价也就4万多美元,Rivian R1S也不过7万多。一款基于现有MPV平台、没有品牌溢价的新车,凭什么卖这么贵?除非它的AI交互、自动驾驶、座舱体验真的能颠覆行业——但目前,我们只看到了一块会“说话”的前脸。
再来看看它的潜在对手。在美国市场,FX Super One要面对的不只是特斯拉,还有Rivian、Lucid,甚至未来的苹果汽车。在国内,它的“亲兄弟”魏牌高山售价在30-40万元区间,主打家庭豪华MPV市场。而FX Super One如果定价57万,那它的竞争对手就成了奔驰EQV、宝马i5 Touring这类豪华电动旅行车。一个挂着“未来”标签的无名品牌,拿什么去和百年豪华品牌掰手腕?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技术路线。贾跃亭说FX要进军增程式混动市场,想成为“全美首家全力推动增程式AIEV的主机厂”。这操作太反常识了。美国市场普遍偏好纯电或大排量燃油车,增程式这种“油电混合”的技术,一直不温不火。理想汽车靠它在中国成功了,但能复制到美国吗?增程式的优势是解决续航焦虑,但美国地广人稀,充电基础设施又不如中国完善,理论上是个机会。但如果FF不能把增程器的噪音、油耗控制到极致,很容易被用户当成“脱裤子放屁”的多余设计。
我采访了一位从事跨境汽车贸易的朋友,他直言:“这种合作模式风险极高。FF的信誉就像一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虽然还能用,但没人愿意多看一眼。长城把自己的平台授权给它,万一FX车型口碑崩了,魏牌的品牌形象也会被拖下水。”另一位新能源车主则表示:“我愿意为创新买单,但前提是车得先能交付。贾老板,先让我把车开回家,再谈什么‘桥梁战略’吧。”
横向对比一下,同样是“借船出海”,吉利收购沃尔沃、领克登陆欧洲,走得稳扎稳打;比亚迪通过电动大巴切入美国,再图乘用车,也算步步为营。而长城选择和FF合作,更像是一场高风险的“对赌”——赢了,打开美国市场;输了,可能连“高山”都翻不过去。
所以,FX Super One到底是智能电动MPV的颠覆者,还是贾跃亭又一次的“概念秀”?它的成功,不取决于那块会“说话”的前脸,而在于能否真正交付、能否控制成本、能否赢得美国用户的信任。对于消费者来说,我的建议是:保持关注,但别急着下单。理性消费,永远比情怀买单更靠谱。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你觉得长城通过FF进入美国市场,是妙棋一招,还是步了乐视的后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挑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下次直播试驾时一一回应。
对了,听说FF内部现在还在用乐视时期的工牌……这算不算一种“情怀传承”?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