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奔驰CLA EV预售25.9万续航866公里秋季上市

25.9万这个数字,在北京二环里基本就等于“带窗的储物间”,那种阳光勉强能照到半张书桌的房子。

但奔驰却把它挂在新CLA EV的预售价上,还硬配了个“续航866公里”的标签。

听着像是去蛋糕店只想买个纸杯蛋糕,结果老板端来一整座三层奶油大塔,还笑着说不腻,你信吗?

第一次和这车见面,是在上海车展。

人挤得跟春运火车站一样,我远远看见那颗“三叉星徽”闪得晃眼,就跟在人群里冲我招手似的。

我费劲钻过去才发现,这标志不是孤零零贴在那里,而是被矩阵镀铬包裹成整个前脸,好像怕别人不知道它出身豪门。

不过它也没完全死守老派范儿——黑色封闭格栅、贯穿式灯带这些纯电元素全给安排上,感觉就是一个西装革履的大佬突然戴了滑板帽,说自己懂年轻人的梗。

北京奔驰CLA EV预售25.9万续航866公里秋季上市-有驾

尺寸数据我当时压根没记住,因为第一眼注意力都被后面的溜背线条勾走了。

从后门收紧到鸭尾扰流板,那干净利落又透着调皮劲儿,让我想到某次酒会,一个严肃男士忽然回头对你眨眼。

这造型放停车场里,旁边哪怕停的是Model 3或极星2,也有人心里默默比较:“嗯,这辆更有故事。”

内饰让我想起以前试燃油版CLA的时候,那怀挡优雅得过分,两指轻推挂D档,一点声响没有,只有动作里的仪式感。

现在EV版不仅保留这种细节,还塞进HUD抬显、副驾娱乐屏、高通8295芯片、第4代MBUX系统……坐进去,不像开车,更像登录了一台巨型平板电脑。

北京奔驰CLA EV预售25.9万续航866公里秋季上市-有驾

如果副驾喜欢用手机热点刷剧,他可能连目的地都忘了,因为屏幕上的剧情比导航路线精彩多了。

动力配置倒有点小戏剧性。

一台200千瓦单电机,却搭两挡变速箱——这个组合市场上真稀罕,大多数厂商为了省事直接单挡直驱。

奔驰显然还惦记机械浪漫:高速切第二档那一下顺畅到让人联想到小时候骑自行车猛蹬几圈,再悄悄换高齿比继续飞奔。

这套800伏架构加CLTC工况下866公里续航,看起来就是为“一天跑完北京到青岛”设定,但真这么干,中途服务区咖啡还是要喝,不然考验的不只是汽车,还有你的腰椎耐力。

北京奔驰CLA EV预售25.9万续航866公里秋季上市-有驾

至于价格位置,有人觉得尴尬,它正好踩在特斯拉Model 3顶配区间,又盯着极星2下手。

在我看来,它反而是一枚文化符号:德系精致骨架还在,却很诚恳地迎合中国市场,比如轴距硬加长40毫米,就是为了让后排舒服些。

在国内很多年轻家庭眼中,这类车型更多是周末郊游工具——夕阳下堵回城路时,能伸腿翻包找零食,比百米加速来的实用多了。

当然质疑也是少不了的,有朋友看到866公里续航皱眉:“是不是水分太大?”

北京奔驰CLA EV预售25.9万续航866公里秋季上市-有驾

毕竟CLTC测试本来就偏乐观,加上城市充电桩密度有限,对于每天上下班各20公里的人来说绰绰有余,但跨城常跑的话补能效率才是真关键。

不过如果生活圈就在北三环以内,每天超市—健身房—办公室循环,这辆CLA EV可能半个月充一次就够,而且插枪充电这件事,在邻居聊天时绝对比报油价更容易引话题。

网上拿蔚来的科幻座舱、小鹏的软件更新频率做比较的人不少,可握过CLA EV方向盘的人,很容易被那股熟悉又升级后的质感打动:皮革细腻但不过分柔软,中控触感冷静精准,就像多年未联系的老同学寄来一封信,用字迹告诉你共鸣依旧,只不过笔锋更稳重。

从某种意义讲,这是传统豪华品牌保持自尊同时偷偷学习新势力讨好用户的一次交汇实验。

上市时间选秋季,北京奔驰这一棋算准。

北京奔驰CLA EV预售25.9万续航866公里秋季上市-有驾

一方面避开夏季新能源发布扎堆期,让媒体聚焦;另一方面秋天正值购车需求升温,新婚、新房、新计划,各类消费者愿意添“大玩具”。

营销角度看,这是提前布好的局,也是一次心理战,要看看公众到底愿不愿意为传统豪华的新玩法付钱。

如果半年后街头越来越多“三叉星徽”纯电轿跑,那说明赌赢,把MMA平台和中国用户习惯揉出了化学反应;若偶尔遇见,那么大众对于“德系豪华+国产制造”的接受度还有段距离需要磨合。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摆在你面前的是特斯拉科技范儿和CLA EV兼顾豪华质感,你会怎么选?

相信百年品牌可以学会跳舞并且跳得不错?

还是干脆抱着更新快的软件一路爽到底?

反正下一次堵在二环高架上的时候,我挺想看看谁家窗外探出的脑袋,会先朝哪辆车投去八卦目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