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SUV市场又爆出大新闻,车主们的怨声载道瞬间引爆网络。
这一波投诉量最高的车型,真的是让不少买家心累。
想象一下,某个车型刚上市,车主们迫不及待走出4S店,结果回头的不是赞叹,而是投诉。
这场车主吐槽大会,唐新能源果然再一次登顶,单月投诉高达222例,简直是投诉之王。
这些车,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先来看看唐新能源,不少车主对它的新旧款迭代不满,价格大幅度下调,还给新车加配,老车主气得直呼被割韭菜。
还有些异响问题,闹得大家夜不能寐。
直接导致车主们忍无可忍,踏上了投诉之路。
接下来的深蓝S05、宋PLUS新能源、宋L DM-i,投诉量分别是139例、100例和102例,它们的遭遇有些相似,不同的只是抱怨的地方。
你说这是SUV的创新,还是消费者的无奈?
再往下看,合资品牌里也没闲着。
大众探岳在这场投诉大赛中赫然占据第8位,仅有73例投诉量,虽然不算非常惊人,问题也是让人咋舌。
变速箱问题和轮胎开裂,听起来就让人心慌。
这可让人心里有了数,合资车真的不再高枕无忧。
合资品牌邻居本田CR-V、丰田荣放也分别有56例和65例投诉,问题多集中在转向异响和车身生锈。
如今的SUV市场,质量问题让人捏把汗。
奇怪的是,国产SUV怎么脸皮薄呢?
吉利博越以92例投诉量紧随其后,抱怨仪表故障的车主们可以说是发出了对不起,我当初真没看出来的叹息。
算下来,这些投诉量少的车,分布的差不多,直接告诉我们,价格有可能影响质量的认知。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隐藏着多少不同品牌之间的冲突与反差?
降价幅度也是个重要话题。
比亚迪、长安等主流品牌都在努力降价,吸引消费者进场。
降了价,投诉却不降,这是消费者对价格和质量的不满。
价格越低,消费者对质量的进一步关注也就越 intensified。
不少车主一气之下选择维权,这也反映了大家对汽车安全的重视程度。
大家在降价中,也不想再为问题车型买单,这是个好现象!
本月销量排行,唐新能源风头无两,但背后的投诉量与销量对比,几乎让人觉得相互抵消。
换句话说,车主对品牌力和产品力的失望已经到了顶点。
看看其他车型对比,何如他们的表现?
长安、吉利、比亚迪,这些国产品牌,虽然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合资车,但在价格和性能的比拼上,零售效果其实不亚于他们。
不能忽视的是,豪华SUV也在榜单中。
宝马X1、X3,甚至特斯拉Model Y,投诉量也是不容小觑。
特斯拉的轮胎问题、宝马的电动机故障都暴露了老牌厂商的可能无能。
虽然价格满天飞,但产品质量却是让人心不安的。
此时此刻,哪个品牌可以站出来告诉消费者:别担心,我们的车绝对给力!
SUV市场的激烈竞争,让我们看到了众多品牌的沮丧与希望。
消费者不再是傻傻跟风,他们学会了通过投诉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汽车市场这样洗牌,车主们的反应变得更加坚定。
有人心声更坚定,有人却因新的代价而无奈。
如此这般,你是否也开始考虑,哪款车才是你心中最好的选择?
阅读到这里,大家一定想问,自己的选择是否经历过质量危机。
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每个人都应当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选择前请不要忘记查查哪些车型正在被投诉。
SUV的未来不会因为点滴的投诉而改变,你准备好迎接变化了吗?
质量、投诉、选择,聚焦于SUV的每一个细节,不再是被动接受,更成为你我共同的责任。
大空间是个优点,但别因此忽视了潜在的问题,否则,买车后,你可别怪自己没做好功课。
别等投诉成为共识,才发现车窗外的世界并非你想象中那么美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