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发生了一件挺让我感慨的事,长安逸动这款车直接把价格打到了3.99万起,这么多年泡在汽车新闻里,我是真没想到一辆正儿八经的燃油轿车能低到这个地步。问题来了,这车到底是真实惠还是套路满满,咱们普通人到底该怎么看待这事?
说实话,放在两年前,我听到一辆车3.99万,哪怕就是辆老头乐我都要仔细掂量掂量。可这回是长安,还不是那个闻所未闻的小作坊,居然能做到这个价。是不是掉包了? 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猫腻?这些问题其实大家心里都发虚。
咱先不着急怀疑,回到车本身。纵观现在的消费市场,价格战已经不是新闻,尤其是新能源车前两年“闭着眼买都哭着降”,燃油车一直觉得还能端端架子。结果这个架子,眼见着就被长安下脚给踢塌了。这么低的门槛,摆明就是给预算有限但又想买台家用新车的用户开的绿灯。
大家可能好奇,便宜是不是一定没好货?其实3.99万的这个价,也只是最低配。说白了,就是个能开走的门槛而已,想要动力、装备、智控什么都有,还得往上加。最低配搭1.5L自吸,动力基本够用,拉着家用目的地“磨磨唧唧”也能到,但你真要激情一把,别想太多,毕竟这不是用来飙车的。再往上点,1.4T和1.5T的动力配置就都上来了,手动和双离合都有,动力层面其实主流合资品牌也就这样。
问题又来了,底盘是啥配置?前麦弗逊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架是吧?难怪网上总有键盘圣手说舒适性不行。但你想想,这价位,要什么悬挂大宴?多少合资入门车还是这个配置。别说长安了,丰田、本田那些经典款型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关键是,这样的结构省成本,空间也能最大化,买菜接娃当代步,也用不着绕赛道炫技。
要说舒适性啊,真别对这价钱要求太高。毕竟十几万的日产轩逸、丰田卡罗拉也就那么回事,越级享受还得自己多花钱。真开过就知道,现在车企能把非独立悬架做到开起来不散不跳,已经是把活做得很细了。再说静音,一分钱一分货,这价位就别挑剔了,自己动手贴个隔音棉都能缓解。
外观确实是这代新车的一大亮点,你还真别说,比起过去那些“有车但没人想多看一眼”的平庸小轿车,长度四米七多,轴距两米七六……怎么看都不是为了小而生的。贯穿尾灯和鹰眼大灯,是不是眼熟?现在自主品牌都向高颜值进化,有点老牌造车的味道。见多了两厢、圭角的紧凑车型,这种流畅线条说实话容易打动年轻一代。
内饰是另一个惊喜。什么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全景天窗、14.6寸大屏这些,放五年前压根想都没敢想。中控屏要多大有多大,手机互联,智能语音,甚至高配直接上智能车机系统、甚至车载KTV,连你平时在家想“飙歌”都能车里满足了——你说“割韭菜”还是“卷价格”,其实也就隔着一层窗户纸。
我还真跟不少买过这车的朋友聊过天,最直观感受就是“这车不怕用,也不心疼。”有次一个大姐说:“以前以为十万以内就只能上个小面包,没想到现在买轿车也是家常菜了。”其实长安玩的就是个“人人买得起,人人用得着”,甚至每月一千出头分期压力都不大,这大概就是它销量还不错的根本原因。
有人要问,销量高就等于车真好?这话不能绝对。长安逸动今年几个月连续销量过万,什么概念?就算不如轩逸、朗逸那种“销冠兄”,它也是主流合资车要眼红的市场表现。而且别忽视现在年轻人买车,其实最在乎的恰恰不是三大件品质,而是“酷不酷、值不值、谁都买得起还别太掉价”。在这一点上,新逸动确实做到了。
当然,现在这个世道,不可能全靠价格说话。三元动力组合+五六七万价位+高颜值智能化大饼,短时间冲销量没啥问题。长安的算盘也别太明显,就是拿燃油车撕“拼多多战线”,不怕降价就怕你不卷。至于能不能靠定价长治久安?这得看政策和市场怎么走。新能源继续往下杀,燃油车日子必然越来越紧,长安其实已经给其他厂家敲了警钟。
但我其实还有个问题没忍住:不停地往下打,车企还有利润吗?三大件会不会偷工减料?毛坯车卖到白菜价,后续的服务和配件还会不会薅咱们的“羊毛”?这是每个被低价吸引的消费者都应该警觉的事。现在厂家互相刺刀见红,往往比拼的是“割肉博销量”,最后苦了是员工还是消费者?真到售后保养动不动就是原厂配件“贵得吓人”,你说指望买得便宜就省了一切花销,那肯定想多了。
大众有句老话,不怕买贵就怕买错。2-3年后还想“换一辆”,转手卖的时候,保值咋样?普通家用省心最重要,真要抱着“买辆负担得起面子的家用车”心态,其实现在的长安逸动已经挺适合出手的。如果问我三四十岁的中年朋友买不买,我肯定不拦着;但要是年轻人刚上班,把全部积蓄都压在车上,我还是建议多看看,多比较一下。毕竟四五万块对很多家庭还是一笔大钱,不能光看新车价格表,真舍得卷能不能卷到你的痛点才是关键。
对了,小声提醒一句,别光信宣传和配置表,现在的汽车圈儿,配置和实际体验能差出好几个次元。不妨多试驾、多琢磨,看看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个家伙,不然买了再后悔,4S店门口撸起袖子都不好看。
最后,其实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长安甩3.99万的王炸,别家厂商恐怕还得憋个大招等着抢这点蛋糕。低价能让消费者爽一时,长期就得考验各家车企的真功夫了。市场肯定会继续优胜劣汰,那些只会堆配置、不敢保证基本质量的厂家,最后说不定就真做了时代的“先烈”。谁能笑到最后,谁就能打动人心。
归根结底,车到底是不是刚需?低价和高性价比真能让你满意一辈子?这得看你自己想要什么。有时候,选车就像选对象,合不合心意最重要。别管它叫“长安王牌”还是啥,适合自己的,才是答案。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