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瀚重汽发动机解析:曼技术加持下的高效动力核心

在中国重卡领域,豪瀚系列凭借曼技术基因与轻量化设计持续刷新市场认知。其搭载的潍柴、MT13等发动机以低油耗、强扭矩特性成为煤炭运输、长途物流的利器。本文将深度剖析豪瀚N系与J系车型的动力配置,揭示7.8吨自重背后的技术密码。

曼技术赋能从五缸到六缸的黄金动力链 豪瀚N系列开创性地复活5缸发动机布局,根据排量划分为N5G/N6G/N7G三大子系列。其中N7W牵引车搭载的潍柴发动机通过900Nm级大扭矩输出,实现起步快、爬坡稳的运输优势。更令人瞩目的是MT13燃气发动机——这款12.4L排量的六缸机采用CFV持续流供气系统,百公里气耗仅30-32公斤,配合铝合金油箱与变速箱壳,使整车自重下探至7.95吨。

在柴油动力领域,MC11发动机展现曼技术精髓。360马力版本可爆发1800Nm峰值扭矩,匹配HW19712CL变速箱时,1200-1500转即可维持83-104km/h巡航速度。这种低速高扭特性既保障了煤炭运输的时效性,又通过3.7后桥速比优化了燃油经济性。

轻量化与舒适性的双重突破 豪瀚的发动机技术始终与整车设计协同进化。N7W车型通过四点气囊悬浮驾驶室与NVH优化,将驾驶舱噪音控制在轿车级水准。而动力总成的轻量化堪称教科书级别铝合金材质覆盖飞轮壳、轮圈等12个关键部位,配合橡胶悬架与窄体车架设计,使6×4牵引车自重仅7.8吨,较同类产品减重15%以上。

对于追求极致效能的用户,豪瀚提供模块化动力方案。N7G牵引车可选440马力重汽6缸机+12档变速箱组合,5.45后桥速比专为重载工况调校;而J7G车型的MC11发动机通过双联桥设计,在31吨牵引质量下仍保持37L/百公里的超低油耗。这种灵活配置让豪瀚既能满足港口短驳的敏捷需求,又可应对高原长途的持续动力输出。

写在最后 从潍柴到曼技术发动机,豪瀚用硬核数据证明中国重卡的动力进化从未止步。当400马力与7.8吨自重相遇,当燃气机与30公斤气耗划等号,这场关于效率的革新正在重新定义运输行业的价值标准。选择豪瀚,本质是选择一套经过曼技术验证的动力哲学。

#搜索话题8月创作挑战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