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轮技术的革新,总会让一批“不合时宜的产品”成为历史?

每一轮技术的革新,总会让一批“不合时宜的产品”成为历史。

回想功能机被智能手机取而代之,DVD默默从客厅销声匿迹,这般事例早已屡见不鲜。这些过往,人们不会过多缅怀,可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新一轮变革中受到波及。

当下,汽车行业正面临这样的变革。近来,便有人大胆预测,在未来3年,“某些车型”极有可能被时代的车轮无情抛下。其速度之迅猛、范围之广泛,或许远超我们的想象。

每一轮技术的革新,总会让一批“不合时宜的产品”成为历史?-有驾

或许有人会认为:“要被淘汰的,肯定只是那些乏人问津的冷门车吧?”实则不然。

这一回,陷入危机的可不只是边缘车型。甚至有不少当下仍在市场上热卖、看似风光无限的车型,也悄然登上了“淘汰名单”。就拿一些合资品牌来说,当下销量依旧可观,4S店内人来人往。然而,当你仔细研究它们的配置、探究其技术平台,并与当下的新能源竞品进行对比时,就会惊觉:它们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消费者的情怀、习惯以及品牌光环在苦苦支撑。

每一轮技术的革新,总会让一批“不合时宜的产品”成为历史?-有驾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许多人购买这类车,是图个“保守、可靠,开几年也不会贬值太多”。但一旦技术落后到一定程度,车辆的保值率、维修成本,乃至日常使用体验,都会急转直下,演变成一场“温水煮青蛙”式的灾难。这绝非危言耸听,过去一两年间,二手车市场上已悄然上演了这样的剧情。那些曾经供不应求、一车难求的热门车型,如今的二手转售价格低得让人难以接受。

每一轮技术的革新,总会让一批“不合时宜的产品”成为历史?-有驾

首当其冲面临淘汰危机的,便是中大型燃油SUV。曾几何时,它们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是“事业有成”的标配,是许多人心中“高级感”的代名词。可如今再看,曾经售价30多万、40多万的中大型豪华SUV,二手残值大幅跳水。有些车辆购入还不到三年,价格就已拦腰斩断,平均算下来,每天贬值大几百元,明显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这背后的核心原因在于:大排量与高油耗的特性,早已与当下“理性消费”的主流趋势背道而驰。如今的消费者并非囊中羞涩,而是越来越精明,不愿花“冤枉钱”。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他们更看重车辆的使用成本、智能化水平以及驾驶体验,不再盲目追求“大而贵”的车身尺寸和品牌标志。

每一轮技术的革新,总会让一批“不合时宜的产品”成为历史?-有驾

试想一下,一边是百公里油耗十几升的2.0T燃油SUV,另一边是三电系统性能出色、能定期OTA升级、具备辅助驾驶功能,且价格实惠数十万元的新能源车,摆在面前,谁能不心动?更关键的是,如今不少新能源车还支持加油,且油耗更低。面对如此巨大的产品力差距,传统中大型SUV还能凭借什么坚守市场?品牌影响力和情怀吗?说实话,这些或许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在实际使用体验、成本差异以及技术鸿沟面前,被市场淘汰只是时间问题。不妨看看今年2月的中大型SUV销量排行榜,销量前十的车型中,纯燃油车仅剩下宝马X5和昂途两款。照此趋势发展,那些坚守传统燃油中大型SUV的观念,还能站得住脚吗?

每一轮技术的革新,总会让一批“不合时宜的产品”成为历史?-有驾

其次,油改电车型也在淘汰边缘岌岌可危。简单来讲,这类车型就是给燃油车的外壳装上电动系统,徒有新能源车的表象,本质上却沿用着老旧的结构。其电池布局不合理,严重影响车内空间;底盘调校不佳,驾驶感受差强人意;至于续航能力、能耗表现以及冷暖空调等关乎用车体验的方面,更是难以让人满意。最尴尬的是,它既未能充分发挥新能源车的优势,又舍弃了燃油车成熟可靠的特性,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许多人当初冲着新能源指标购买这类车,可开了一年后才发现:充电速度慢、续航里程短、系统卡顿、无法OTA升级、缺乏辅助驾驶功能,除了能上绿牌,几乎没有其他新能源车的优点。如今再看二手车市场,不少油改电车型已沦为新能源领域中的“低端代步车”。归根结底,这类车型从诞生之初就没打算在市场上长远发展,不过是车企为了“蹭一波牌照红利”推出的临时方案。所以,真正打算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可得对这类车型多留个心眼。

每一轮技术的革新,总会让一批“不合时宜的产品”成为历史?-有驾

最后,主打“日常代步刚需”的合资小型车也逐渐失去了市场优势。过去,人们选择购买这类车,是图它们价格亲民、油耗经济、驾驶灵活,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买菜购物都十分便捷。以飞度为例,在其销售巅峰时期,单月销量可达8000多台,称它为“代步神车”毫不为过。但时过境迁,如今这些优势已被电动汽车全面超越。同样花费10万以内的预算,电动汽车运行更安静、起步更迅速、驾驶更顺畅,而且——使用成本低得超乎想象。

每一轮技术的革新,总会让一批“不合时宜的产品”成为历史?-有驾

市场销量就是最好的证明:曾经在同级车型中独占鳌头的飞度,如今月销量已不足600台,彻底跌出了主流市场的视野。这清晰地表明,这类合资小型车的辉煌时代已然落幕。尚未购车的消费者,最好别再考虑这类车型;手中持有此类车型的车主,也应尽早规划处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