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在华“三大外援”敲定?小鹏、上汽、零跑各领一队

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又变多了。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的合作框架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更多细节得到曝光。

首先,双方将基于零跑自主研发的B平台联合开发海外新车型,这些车型将在海外市场销售,消息称这一合作将采用类似零跑与Stellantis的合作模式,也就是说,一汽方面将负责构建渠道,零跑方面提供技术平台输出。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汽-大众的名字出现在了双方合作内容中。消息称双方将在一汽大众体系内探索“技术授权+本土化生产”模式,共同开发面向国内市场的新能源车型,合作模式类似大众+小鹏此前的合作。

大众在华“三大外援”敲定?小鹏、上汽、零跑各领一队-有驾

继大众安徽与小鹏、上汽大众与上汽之后,一汽-大众与零跑的合作意味着大众在中国的三大支柱都已在新能源领域匹配到了技术“反向输出”的队友。对大众来说,下一阶段在中国市场的“赛马”也将变得更加精彩。

小鹏、上汽、零跑,谁是大众最佳搭档?

作为与中国市场关联最深的全球汽车企业,大众对于新能源市场崛起的反应也最快、最深入,早早就确立了与本土车企合作的方向,第一个瞄准的就是小鹏汽车。

2023年7月26日,大众宣布向小鹏投资约7亿美元(每股15美元),持股4.99%成为第三大股东。2024年2月29日,双方达成平台与软件联合开发协议,明确联合开发两款中型智能网联车型。

紧接着,在两个月后的4月17日,大众与小鹏再度签署平台层面的合作框架,宣布联合开发适用于大众中国电动车的CEA(China Electrical Architecture)架构,大众派驻上百名工程师团队入驻小鹏汽车办公。

大众在华“三大外援”敲定?小鹏、上汽、零跑各领一队-有驾

截至目前,双方合作仍在进一步加深。不久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掌门人贝瑞德在微博晒出与何小鹏在广州聚餐的合照,而何小鹏的回应则惹人遐思:“除了好菜,还有好酒,还有好事。”同期,外媒爆料称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将集成到大众明年在华新车。

因此,从大众集团的角度来看,与小鹏之间的合作无疑是最为深入、紧密的,但站在一汽与上汽两个合资方的立场上,对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的发展方向也难免有各自的想法。2024年6月,大众汽车集团、上汽集团等五方在上海签署 新能源技术合作协议,宣布将联合开发三款插电混动车型 和 两款纯电车型,覆盖纯电、插混技术路线。

这意味着上汽方面的技术与平台将正式“反向输出”,为上汽大众下一代的新能源产品赋能。此前,上汽与奥迪已经签署了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 的联合开发,脱胎于这一平台的AUDI品牌首款新车也将在年内亮相。

大众在华“三大外援”敲定?小鹏、上汽、零跑各领一队-有驾

因此,若一汽-大众选择采用零跑技术来赋能下一代新能源产品,则意味着大众在中国的三个主要合资公司都为新赛季选择好了自己的“队友”,未来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大众安徽的新能源车也将随着技术方的不同而呈现更多差异化的表现。

赛马模式下,大众会跑得更快吗?

对中国汽车市场来说,大众注定是一个绕不开的里程碑式品牌,不仅仅因为它过去三十年取得的市场成绩,还因为它曾在中国汽车工业方兴未艾的关键时刻提供了从技术到产业链的关键支撑,而这也使得燃油时代的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几乎都依赖大众的单一技术输出模式,双方推出的同款产品也不会存在较大差别。

大众在华“三大外援”敲定?小鹏、上汽、零跑各领一队-有驾

如今,随着新能源时代来临,技术话语权的定义被重新改写。与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上个时代相比,这对大众来说显然不会是一个十足的好消息,但正如贝瑞德曾在中国公司办公室里站上桌子的惊人举动一样,目前对大众而言,留在牌桌上才是最重要的。

合作是短期内最稳妥的方式。从效率角度来看,大众传统车型开发周期长达2-3年,奥迪等豪华品牌甚至需要3-5年,而当下头部中国车企几乎都已将周期压缩至18个月,这就意味着大众必须引入中方主导的技术团队来适配产品开发,否则无异于开量产车参加F1,即便拿出巅峰水平也无济于事。

大众在华“三大外援”敲定?小鹏、上汽、零跑各领一队-有驾

与同为合资品牌的其他巨头们相比,大众的赛马战略也有着明显的优势。举例来说,今年上海车展上,丰田宣布在华推行“中国首席工程师(RCE)体制”,也被看作是合资车企让渡技术决策权的重大里程碑式变革,让消费者看到了丰田对中国市场的决心。

然而,大众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显然能够整合更广范围内的资源,同时也相应地分散了更多风险,提升转型效率。而丰田的做法则仍旧对自家体系与工程师的能力提出不小的挑战。相比之下,大众对机会的把握显得更加灵活,而丰田对技术“纯度”的追求则更加严苛。

大众在华“三大外援”敲定?小鹏、上汽、零跑各领一队-有驾

当然,无论对大众、丰田还是其他外资品牌而言,目前在中国市场的转型才刚刚开始,未到收获期,谁能笑到最后尚且无法定论。而对大众来说,当下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更可能是——三驾马车中,谁有希望成为跑得最快的那个?

首先,大众安徽与小鹏的合作显然会是技术落地最迅速,德方开放资源最多的那个。根据规划,其2026年量产车型就将直接搭载小鹏最新智驾辅助方案,迅速补齐大众在智能化领域的弱势,在市场中抢得先机。

上汽大众方面,由于采用的是上汽的七大技术底座赋能,合作没有引入全新第三方,“老伙伴”之间的默契和供应链协调程度都将具备优势。

大众在华“三大外援”敲定?小鹏、上汽、零跑各领一队-有驾

一汽-大众方面,作为已在与Stellantis合作中积累充分技术输出经验,且降本平台开发角度始终处于领先的“最靠谱”新势力,双方的合作进程大概率也会比想象中更顺利,且零跑技术在海外积累的口碑优势,或许也会成为未来某天的加分项。

写在最后: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鹏与大众的合作是集团层面的,因此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两家合资公司未来的产品也将会有部分小鹏技术间接上车,如双方都已规划CEA电子架构车型。不过,真正支撑小鹏技术率先落地,更有“鹏味”的显然只有大众安徽。

大众在华“三大外援”敲定?小鹏、上汽、零跑各领一队-有驾

而在上汽、一汽已经分别为自家合资公司的技术路线找好新目标的情况下,三家共享大众车标的合资品牌未来显然会在产品层面带来更多差异化的惊喜表现。是赢家通吃还是强者恒强,又或者是后来者居上?未来三十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新剧本将充满更多悬念。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