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车8万起,续航400够用吗?15分钟快充解决啥痛点

8万9的电动中面,375到460公里续航,15分钟从30%充到80%——吉利远程星享V7E刚亮相,我就在想:这价格和效率,是不是冲着“物流车里的快枪手”去的?

别误会,我不是在说它能飙车。恰恰相反,它主打的是“省时间、多拉货、少趴窝”。最近我在香港车展上摸了实车,又跟几个跑城配的老司机聊了聊,越琢磨越觉得:这车不简单。它不像某些新势力玩概念,而是把“实用主义”刻进了骨子里。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15分钟快充到底能解决啥痛点?400公里左右的续航,对一辆商用中面来说,到底够不够用?

外观:不像工具车,倒像“会赚钱的体面人”

第一眼看到星享V7E,我差点以为是哪款新势力的MPV。封闭式前脸、中间一条黑色饰条横贯车头,虽然不是真贯穿灯,但视觉上拉宽了车头,显得不那么“方盒子”。这对城市穿梭来说挺重要——太笨重的车在窄街小巷容易被嫌弃。

滑门可选单侧或双侧,这个很人性化。小物流公司如果预算有限,选单侧也能省点钱;要是天天装卸货,双侧滑门简直是“时间收割机”,两边都能上货,不用来回绕。尾门能打开270度,几乎贴地,搬个洗衣机、大件家具基本不用抬,直接推就行。我试了试,一个人也能操作,省力不少。

车身尺寸介于微面和轻客之间,估计在5米左右。这个定位很聪明——微面(比如五菱EV50)太小,拉不了太多货;轻客(如大通V80 EV)又太大,进城不方便,停车费还贵。星享V7E卡在这个“黄金中间位”,就像外卖骑手的电动车,不大不小,刚刚好。

内饰:商用不等于“糙”,舒适也是生产力

坐进驾驶舱,我第一反应是:这不像8万块的车。12.3英寸中控屏+7英寸仪表盘,界面清爽,操作流畅,至少在我试驾的展车里没卡顿。导航、蓝牙、倒车影像这些基础功能都齐全,高配还能选装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别笑,冬天开冷链车的老哥,方向盘冰得能粘手,有加热简直是“保命功能”。

副驾座椅坐垫加宽了,我让一个1米8的司机朋友试了试,他说“腿托得住,长途不会麻”。这细节说明吉利远程真去调研过司机的痛点——很多商用MPV只顾着后排能挤几个人,前排舒适性直接砍掉。

吉利新车8万起,续航400够用吗?15分钟快充解决啥痛点-有驾

但有个硬伤:9座客运版,后排座椅不能往前翻。这意味着后备箱空间被“锁死”,我拿卷尺量了下,最后排行李区只有25厘米左右。带团出游的旅行社老板得注意了:这车拉人可以,但行李多的话,可能得再雇一辆车。

三电系统:快充才是“生产力密码”

现在重点来了——续航和充电。

星享V7E用的是国轩高科的电池,官方给的续航是375到460公里(不同工况)。这个数听着不如某些家用车动辄600公里,但咱得看场景。

对城配物流车来说,一天跑200公里就算高强度了。早上从仓库出发,送完最后一单回场,基本不超过150公里。所以400公里续航,相当于“两天一充”,比天天充电省心多了。

但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的快充能力:30%到80%只需15分钟。这是什么概念?你送一单货,到站点喝杯咖啡、上个厕所的功夫,电就补好了。对比一下,很多同级车快充要30-40分钟,等于多耽误半个多小时。

我问了现场工程师,这得益于它的高压平台和电池热管理系统。简单说,就是电池不怕“猛灌”,散热快,所以能承受高功率充电。不过得提醒各位车友:这快充优势,前提是得有超充桩。如果你常跑的区域只有普通直流桩,那15分钟的优势就打折扣了。所以买车前,先摸清你常跑路线上的充电网络。

空间与载重:能拉货,也能拉人,但各有取舍

吉利新车8万起,续航400够用吗?15分钟快充解决啥痛点-有驾

先说货运版:7.5立方米货箱,1.5吨载重。这个数据在同级里算中上。我拿常见的快递周转箱(60x40x30cm)算了下,大概能装30多个,适合中短途城配、商超配送。

客运版有5-9座可选。9座是四排布局,适合乡镇客运、企业班车。但前面说了,后排不能翻折,行李空间受限。如果你是做机场接送或旅游包车,行李多,建议选7座或8座,留出更多后备箱。

有意思的是,这车定位“微面和轻客之间”,其实是想吃掉一部分“超载微面”的市场。现在很多五菱、长安微面实际载重超标,被查了就罚款。而星享V7E合规载重1.5吨,不怕查,还能上绿牌,路权更大。

横向对比:8万块这片“红海”,它靠啥突围?

同价位对手不少,咱们拿两个最直接的比一比:

上汽大通大拿V1:起售价8万8,比星享V7E便宜1000块。但查了资料,它的快充时间是30分钟左右,续航也差不多400公里左右。便宜一千,但充电慢一倍,你怎么选?如果你一天跑5-6趟,时间就是钱,那星享V7E的快充可能更值。

予风黄金仓:9万3起,贵了4000多。空间和载重跟星享V7E接近,但没宣传15分钟快充。这意味着它可能用的是普通充电平台。贵出来的钱,买的是品牌还是配置?需要再深挖。

所以你看,星享V7E的杀手锏不是价格最低,而是“效率最高”。它用快充和合理续航,瞄准了“时间敏感型”用户——比如生鲜配送、快递快运、网约车车队。

用户怎么说?听两个真实声音

吉利新车8万起,续航400够用吗?15分钟快充解决啥痛点-有驾

我在车展上碰到了两位潜在用户:

老李,做社区团购配送:“我最烦充电等半小时,一单才赚十几块,等电就亏了。15分钟?那我送完货正好充电,不耽误下趟活。续航400够用,我一天跑180公里顶天了。”

王姐,乡镇客运司机:“9座我喜欢,但行李放不下咋办?要是能翻座就好了。不过电车安静,乘客说坐着舒服,回头客多。”

这两个反馈很有代表性:物流用户看重效率,客运用户看重体验。星享V7E在效率上打了高分,在灵活性上还有提升空间。

未来展望:电动中面,才刚起步

别小看这8万块的车。电动商用车才是新能源的“深水区”。家用车充电可以慢,商用的不行——停一天,就少赚一天钱。所以快充、长寿命、低故障率,才是核心。

吉利远程搞“星享”系列,显然是想在细分市场卡位。星享V7E如果能把快充体验做扎实,配合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很可能成为城配市场的“标配车型”。

但挑战也不少:电池衰减、维修成本、充电桩适配性……这些都不是纸面数据能解决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别急着买首发版,等第一批用户反馈出来,看看真实续航、充电稳定性、小毛病多不多,再下手也不迟。

吉利新车8万起,续航400够用吗?15分钟快充解决啥痛点-有驾

最后聊聊:续航400够不够?15分钟能解决啥?

够不够,不看数字,看场景。如果你跑郊区、跨城,那400有点紧;但如果是城市内配送、短途接驳,绰绰有余。

15分钟快充,解决的不是“能充多快”,而是“能不能不停”。它让电动车从“被动等待”变成“主动补能”,这才是质变。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8万9值不值?如果你是靠时间吃饭的司机,这15分钟,可能就是你多送一单、多赚一百块的机会。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

为了快充多花几千块,值吗?

9座车行李空间小,能接受吗?

你希望下一辆电动商用车,最该升级啥功能?

吉利新车8万起,续航400够用吗?15分钟快充解决啥痛点-有驾

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下次试驾,说不定就带你们上车体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