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回应高管贬损吉利:严肃处理,停止一切工作
高管在车主群里的几句吐槽,让两家车企的公关部连夜加班。这场由抖音私密群聊引发的风波,正在演变成中国汽车界的"口水仗"样本。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李学用深夜发文时,手机屏幕的蓝光映着发紧的眉头——他必须赶在舆论发酵前给同行和消费者吃下定心丸。
微信群里的致命三连击
"烂车""二排挤得很""音响烂",这三个形容词组合成的新车评价,从奇瑞高管姚远的私人抖音群流出时,像三颗精准投放的炸弹。涉事群聊"创始人版车主群"在舆情爆发后火速解散,但截屏传播速度比电动车零百加速还快。吉利银河星耀8刚上市就遭遇当头棒喝,杨学良副总裁的办公桌上,舆情监测报告堆得比发动机参数表还厚。
车企高管的"朋友圈危机"
涉事高管姚远的抖音账号已转为私密状态,但互联网记忆永远在线。企业通讯软件里的每句闲聊都可能成为明天的头条,这个道理在汽车圈被反复验证。奇瑞内部文件第三条白纸黑字写着"禁止拉踩友商",可人性总爱在私人领域寻找优越感。当工作账号与私人社交的界限模糊,企业形象就像没装ESP系统的老车,随时可能失控侧滑。
危机公关的黄金六小时
从舆情发酵到双方高管握手言和,这场风波的处理速度堪比4S店紧急救援。李学用与杨学良的通话记录显示,两位高管在消息扩散后三小时内完成三次通话。停止涉事人员工作、公开致歉、高层联动,这套标准动作背后是价值千亿的品牌信誉在支撑。有业内人士透露,某些车企的危机应对手册里,这类事件的处置流程精确到分钟级。
行业震荡的蝴蝶效应
这场看似偶然的"嘴瓢"事件,暴露出汽车营销人的集体焦虑。新能源车市价格战正酣,每款新车的舆论战场都比碰撞测试更残酷。某咨询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行业负面舆情中,高管不当言论占比同比激增42%。当产品参数越来越接近,某些人开始用踩踏友商来寻找差异点,这种危险游戏正在侵蚀整个行业的信任基础。
写字楼里的隐形战场
奇瑞连夜下发的《公开发言规范》补充条款,新增了"新媒体平台言行准则"。在杭州吉利总部,杨学良的团队正在更新《高管社交媒体管理手册》,重点标注"私域流量风险防控"章节。这些文件将与其他商业机密一起,锁进车企法务部的保险柜。而汽车城的咖啡馆里,公关总监们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谁都不知道明天要灭火还是点火。
玻璃幕墙外的城市霓虹照亮车企总部的LOGO,会议室里的灯光通常彻夜不熄。这场风波或许能成为行业规范的新起点,也可能只是漫长竞赛中的一次意外剐蹭。唯一确定的是,消费者正在用钱包投票——他们既看百米加速,更看企业品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