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库停了83台车那天,我数出27块绿牌,物业涨价后的第三个月,终于算明白老张为什么卖掉了那台途观》
京郊服务区的洗手间门口,碰到个开皓影新能源的哥们。闲聊时他瞄了眼我车的仪表盘,纯电续航显示还剩178公里,愣了几秒问我充了几次电。我说上个礼拜充的,他没再说话,掏出手机翻了翻自己的行车记录,叹了口气走了。
这事儿还得从三个月前说起。小区物业通知停车费从每月380涨到500,下楼扔垃圾时顺手数了数地库,83台车里绿牌占了27台。那阵子我还开着台日系SUV,每个月光油钱就得小两千,停车费一涨,老婆开始念叨换车的事儿。
接手宋L DM-i那天,楼上老张正好在洗车。他半年前刚把开了四年的途观卖了,换了台插混。我问他后不后悔,他指了指旁边的充电桩说,你先开三个月再问我这话。
头一个礼拜确实没啥感觉。每天上下班单程三十来公里,纯电模式跑到第四天才跳出低电量提示。油箱里的那箱油,从提车到现在一个多月了,指针几乎没动过。上个月月底算账的时候,我盯着手机里的电费充值记录看了好几遍——88块钱,这还包括给老婆那台电动自行车充的电。
周末去怀柔玩,来回一百四十多公里。出发前充满电,回到家还剩30%。副驾的老婆问我加了多少油,我说没加。她以为我开玩笑,直到看见油表指针的位置才信了。路上经过服务区的时候,就遇到了开头说的那个皓影车主。
过减速带这事儿,以前我不太在意。直到有次拉着岳母去医院复查,老人家腰椎不太好,坐后排特别挑车。那天路过几个井盖和减速带,她一句话没说。下车时反倒问我,是不是换了新车,说颠簸感比以前轻了不少。高架上变道超车的时候,车身也没那种飘忽感,跟朋友那台三十多万的车开起来差不太多。
早高峰堵在四环上,开启辅助驾驶功能之后,脚确实能离开踏板歇会儿。虽说不敢完全撒手,但跟车、变道这些重复动作交给系统来处理,每天能少些疲惫。有次中午在公司停车场试自动泊车,旁边车位特别紧,我自己倒进去得来回折腾,结果车机操作了五十来秒就停好了。保安过来围观,说这功能够厉害。
我女儿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抢那块大屏。唱歌、看动画片,滑动起来跟iPad差不多流畅。上次去延庆露营,用外放电功能接了电磁炉和投影仪,在后备厢支了张小桌子,一家人边吃火锅边看电影。隔壁帐篷的一家四口看得直眼馋,过来问这是哪款车,能不能给他们手机充个电。
后排空间倒是没啥好说的。三个成年人坐着不挤,我一米七八的个头坐进去还能翘二郎腿。后备厢平时买菜、放孩子的滑板车都够用,上个月帮朋友搬家,放倒后排座椅装下了两个28寸行李箱和七八个纸箱子,他开玩笑说这比租个面包车还实用。
车机系统偶尔会卡顿两三秒,语音助手有时候听不清指令得重复说。不过十五六万的价位摆在那儿,这些小毛病倒也在接受范围内。倒是有次在地下车库,倒车影像突然黑屏,吓了我一跳,重启之后就好了。
开了快三个月,跑了九千多公里。上个礼拜碰到老张,他问我后不后悔。我笑着说,你当初要是直接告诉我能省这么多钱,我早就换了。他点了根烟说,买车这事儿吧,还是得自己试过才知道。半年前他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我也不信。
前两天那个开皓影的哥们加了我微信,发来一堆宋L DM-i的配置参数问我靠不靠谱。我回了句,你有空自己去试驾一圈。市场变化太快,半年前的判断现在可能就不适用了。这年头国产车的进步确实挺快,价格摆在那儿,配置和体验却往上走了好几个台阶。至于值不值,开过的人心里都有数。
物业费涨价之后的第三个月,地库里的绿牌又多了五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