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价格变脸这事儿,特斯拉真是手快到家。我隔壁老王还在群里念叨:“你前两天刚冲了那款长续航的Model 3,这说降价就降了,你买亏了不是?”其实,谁买这车没点心理预期,等价浮动那种,大家都心里有数。但这次,1万块说降就降,早买的主儿,心里能没点疙瘩?
说起来,8月才刚冒头的单电机长续航版,刚上市没多久,9月1号就官宣降价,效率跟抢红包似的,手慢都赶不上。业界师傅私下常说:“特斯拉玩‘第一性原理’,活干得麻利,直营模式又没有经销商那层皮,说调价就调价,工厂也是上海那口子,不差点货。”按销售小杨的话讲,他们那工厂据说年产能都能顶小半个安亭,库存太多了不出点货,资金回流慢不说,还憋着厂里工位也急。
降价背后咋回事?其实原因挺直白,Model 3这两年说实话,风头被国产车干翻了。小鹏SU7还有比亚迪那些,价格是一锤接一锤,参数对齐了,智能化还更贴近年轻人那套。原来特斯拉高高在上,销量一跌再跌,都看在眼里了。今年7月份的数字,听汽车圈群里小凡算过,满打满算,Model 3月销还不破1万辆,远没有Model Y火。还有国内零售总量,同比下滑那6%多,看着都扎心。这个价位直接竞争的SU7、P7、007GT啥的,宣传都搞得很响,销售都一脸无奈说:“效益今年不易做啊!”
其实猛看,这次降价1万,后驱长续航版就和四驱拉开差距了。降价前也就1万6的价差,不少人咣咣牙闭着眼都说那就干四驱吧。现在两万六一砍,东北朋友要不是冬天跑冰面,不太会纠结选哪款。销售老李上月跟我闲扯,说这配置梯度终于清楚了:“你看,前后拉开,客户选购路线好走了,犹豫的少了。”
配置层面,车友群里反复说到充电速度和电池容量——后驱长续航说是和Performance版一样卷,也就是电池确实给到,续航能拿个800公里上去。零百加速说快1秒,销售嘴上说得狠,真上路能不能拉出来,大家心都明白。奇怪的是,Model 3的三电系统倒确实耐操,用了两年也还没掉链子过。但比起国产新车型,智能化那些,就真不太亮眼了。比如比亚迪的智驾芯片,P7的新辅助驾驶算力,几乎都是行业群里新潮的跑分话题,特斯拉还用老路数——反倒显得有点跟不上,群里人人都在“调侃美国老外,智能化是落后了。”
顺嘴提个小八卦,听说某批长续航版的A柱隔音棉用的料不是老款那种,南方师傅装车时还吐槽“拉高端结果隔音降了。”这事儿你二手车估计用时候能碰到。还有,最近不少Model 3主儿反映方向盘上的镀铬件冬天出点小异响,经常在论坛里热议,连修车铺的老胡都念叨,“美国车嘛,冷了就闹情绪。”
至于买不买这降价后驱长续航,说实话,要是冲电池容量和性价比,确实比丐版好上一截,但如果跟国产的主力新车比,比价、比配置、比智能,特斯拉只是动力和底盘硬核些,体验跟新势力差点意思。想图个心里踏实,真还得拼点信仰。记得去年微信群里有人爆料,买了Model 3两年,二手卖的时候价差三万,比大部分国产外牌掉价慢一点,这倒也是特斯拉别的车型难学的。
说到底,买不买,别光比参数,还得看自己图什么。隔壁小区的秦哥就是去年买了丐版,早晨送花生油时吐槽“明年还能再降?”师傅回他:“车嘛,买得顺手才算真值。”谁晓得,下个月又会不会给咱开个新头?配置或者降价,都是风里的事,说实话,盯住钱包,剩下随它折腾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