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车企债务超260亿,或将停产裁员,四十万车主断网陷困境

这国产车圈子里,又出事了,闹得挺热烈的。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那哪吒汽车背后的运营公司,现在陷入了破产重整的泥潭里头。债务堆得比山还高,总金额超过260亿元,账面上的现金还剩不到1500多万。这日子怎么熬呀?员工的欠薪高达4.6亿元,工厂停产了大半年,差不多有50万车主突然被断网,要自己掏腰包买流量才能用车载功能。事儿闹开后,车主们都抱怨得不行,供应商和经销商也跟着遭殃。说起,哪吒汽车曾经也算风光过一阵子,2022年的销量还能冲到15万辆,在新势力里排得挺靠前,可是如今落到这地步,也让人得好好想想,背后到底出了啥问题。

先说说债务方面的事,合众新能源自2025年6月12日就被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破产重整申请。起因是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因为拖欠服务费,把案件送上了法院。受理之后,法院指派了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重整程序一展开,债权申报的情况就很热闹,截止到8月31日,共有1631家债权人都递交了债权申报单,总金额超过260亿元。其中,经初步核查确认的债权有1340项,合计大约51亿元。

这51亿元嘛,也就算是个“冰山一角”了,剩下的还在审核的队伍里呢。公司资产方面,账面上的现金才1545.91万元,库存车辆有2238辆,应收账款则是93亿元,不过这些债权能不能收回来,可就得打个问号了。重整的管理人得一边盘点资产,一边跟债权人打交道,这排场可不小。到了9月12日,他们举行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还是用网络方式,大家线上聊起了债务的事情和接下来的打算。会议上也提了,企业现在是资不抵债的尴尬状况,选择走重整路线,主要是为了争取多保住点企业,免得直接破产清算,让债主们的钱打水漂。

欠薪的问题真是让人心凉呀。公司和关联企业拖欠了五千多名员工的工资、经济补偿、补贴、福利、报销和公积金,总共大约4.6亿。里面不少是技术骨干和管理层,平时拿高薪的那些高管,现在工资也被限制发放,甚至还要暂缓。员工们的跳槽率高得吓人,很多人干脆就辞职走人啦。到2025年6月11日,上海闵行区的新总部那儿,还聚集了一帮员工,向创始人方运舟讨说法。

公司从2024年11月开始就停产了,桐乡工厂和南宁基地的生产线都变得闲置,设备还算完好,可没人操作。停产造成了供应链的断裂,供应商的货款收不上,渠道经销商也没车卖,局势挺难堪。到2025年3月,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了债转股的协议,转了超20亿元的债,但这个方案绑着E轮融资,要是资金不到位,一切都无用。很多供应商觉得风险太大,不愿意轻易转股。经销商那边就更惨了,2025年4月17日,他们在桐乡和方运舟谈了整整5个小时,只有一份没有明确还款日的债权确认书。多个门店都关门歇业,员工也撒了,还导致零配件的供应中断,局势挺紧张的。

国内车企债务超260亿,或将停产裁员,四十万车主断网陷困境-有驾

近50万哪吒车主突然遇到车联网中断,实在是挺无辜的。9月11日,广东联想懂的通信有限公司发了一份通知,宣布停止流量服务,因为合众新能源欠费不交。车主们收到短信后,只能自己掏钱买流量包才能用导航、远程控制这些功能。流量包分成4个档,从基础到高级,得自己买。早在2025年5月,哪吒APP就出现过故障,导致远程操作用不了,车主们那时候就慌过一阵。现在彻底断网,人心都碎了,信任也崩了。车变成了没有用的“废铁”,安全辅助功能停了,蓝牙钥匙也失灵。买车时承诺的3年免流量福利,现在新车主连两年都没办法享受。还闹出管理方和服务商互撕的事,9月11日两边都发声明,各说各的。管理方说合同还有效,服务商却说欠费太多,不能继续。车主们被夹在中间,只能认倒霉,没办法。

国内车企债务超260亿,或将停产裁员,四十万车主断网陷困境-有驾

回想起来,哪吒汽车的命运真是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2014年10月,方运舟在浙江桐乡成立了合众新能源,起步资金不多,主要靠低价策略硬拼市场。到了2018年,推出哪吒品牌,第一款N01车型也顺利上市。2022年达到了顶峰,哪吒V卖出了9.8万辆,而U系列也卖了5.1万辆,全年累计拿到15.21万辆,增长速度惊人,涨了118%,因此被封为新势力的黑马。

资本像潮水一样涌入,融资也没少,结果哪吒的日子没那么好过啦。2023年销量一落千丈,下降了16%,只剩12.75万辆,2024年更是直接腰斩,一年狂跌到6.45万辆,到了2025年1月,国内交付量居然只剩110辆,同比猛跌97.76%。招股书里头也透着心酸,从2021到2023,净亏损都在50亿到70亿之间,累计亏掉了超183亿元。而且毛利率曳到-15.7%,比同行都低不少。像哪吒S和GT这些高端车型,月销都不到千辆,技术跟不上,品牌影响力也弱。用低价策略拼销量的办法,也埋下了不少隐患,再加上市场上竞争激烈,蔚来、小鹏、理想这些头部玩家都在靠技术和营销抢夺市场份额,哪吒明显跟不上节奏,越来越难。

国内车企债务超260亿,或将停产裁员,四十万车主断网陷困境-有驾

高管换来换去也让局势变得更乱。原本的CEO张勇是在2018年上台的,搞了个低价战术,但到2024年12月就辞职了,改成了顾问。到2025年4月,有传他在英国玩,朋友圈里说在海外搞融资,但微博马上就清空了帐户,行踪变得神秘得很。创始人方运舟亲自出马当CEO,提出了六大改革计划,打算让2025年的毛利率转正,2026年实现盈利,销量一半在国内,一半在海外。然而,已经过了一半的2025年,也没有明显的好转迹象。方运舟的股权被冻结了4586万元,公司涉诉案件多达469起,涉案总额高达2.28亿元,被执行的钱也有1.58亿元。5月29日,上海普陀区总部的LOGO被拆掉,迁到虹桥商务区,但新地点的人都不见了影踪。高管纷纷离职,内部士气也跟着动摇。

新兴车企竞争真是激烈,哪吒倒下也不是个例。威马汽车停产两年后,2025年9月2号被翔飞汽车接管,开始整合四家公司,打算投资10亿元用来升级设备,计划复产EX5E.5,预计到2030年收入能达到1200亿,还打算五年内推出10款新车。不过,老车型太过陈旧,能不能跟上市场脚步,还是个不确定数。相比之下,众泰汽车更是雪上加霜,2024年只卖出了14辆车,亏了10.14亿元,长沙和永康的生产基地都停了产,4S店也都关门了。说起曾经抄作业出名的众泰SR9,江湖上叫“保时泰”,如今连个影子都没了。新能源市场就像个围城,连外行的如追觅科技也想冲进去,凭借高速电机技术直逼布加迪威龙,半个月就融到一笔资金。不过,跨界进入还是挺冒险的,没造车基础,一不小心就容易栽跤。

国内车企债务超260亿,或将停产裁员,四十万车主断网陷困境-有驾

哪吒的难题揭示了整个行业的痛点。资金链紧绷的问题很普遍,哪吒账面上还有4亿元现金,但流动负债高达122亿元,欠供应商的钱也是将近百亿,占了总负债的三分之二。新增欠税215万元,还有股权被冻结超过11亿元。为了短期提升销量,采取了低价策略,可是从长远来看,技术跟不上节奏,智能驾驶技术落后,远没有达到领先水平。营销模式也出现问题,经销商催促厂家别盯着库存乱发货。虽然中国的新能源车企迅速崛起,但发展过于粗线条,不成熟,虽然现在还不是全部倒下的命,但不改变模式的话,最终就难免失败。车主权益保护也成了热点话题,断网后,维权的群体很活跃,大家还纷纷出自费想办法维权。供应商用横幅讨债,员工则走上街头抗议。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也浮出水面,哪吒背负着146亿债务,谁来埋单?经济衰退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像58同城裁员万人,登上热搜,反应出整体市场压力不小。

事情闹得挺大,朋友们都怎么想?新能源车这个市场还能相信谁呀?车主的权益怎么保障才算合理?留下你的看法,聊聊你对这个圈子未来的打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