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之低,前所未有。新能源车的时代,仿佛谁手里有点技术、点资金,再加两个吹牛的PPT,就敢号称跨界造车。科技公司云集,纷纷出招,既有全力造车的,也有兜售自己的智驾方案和配件的。骑驴看唱本,谁都在赌一把未来。偏偏就在这样热闹的舞台,小米不声不响冲了进来,硬生生把自己的首款车SU7砸成了“爆款”,月销过万不在话下,直接用销量给业界来了个下马威。还没等竞品反应过来,小米又甩出YU7——这次更狠,上市3分钟锁单20万台,叫嚣着“正面刚”Model Y。
小米YU7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一辆纯电中大型SUV。这个细分市场简直是新势力内卷的修罗场,理想L6/L7、问界M7、智界R7、哪辆不是狠角色?小米偏要在刺刀见红的战局里插上一杆大旗。定价够狠,25.35万起,顶配32.99万。比大伙预期低了一截,直接刺激了钱包本来就薄弱的消费神经。3分钟订单量顶得上别人三年努力。只可惜再强的订单也敌不过产能掣肘,首月2234台,次月6042台,预计8月份终于能破万,也算渐入佳境。
论动力,小米YU7很懂“秀肌肉”。三档动力任君选择。单电机后驱,320马力、528牛米,零百加速5.88秒,入门不寒酸。升级到中配,低功率四驱,496马力、690牛米,4.27秒破百,秒杀一票燃油同价位车型。顶配要多炸裂有多炸裂,690匹马力+866牛米,零百3.23秒,实测3.34秒,按下电门感受“推背”,地球都多转一圈。
续航既是新能源的心病,也是吹牛的最佳战场。小米YU7顶配装的是宁德时代三元锂麒麟电池,容量101.7kWh,快充绝对是“卷王”,12分钟能从10%充到80%电量,号称5.2C超充。其它版本用的弗迪/宁德时代磷酸铁锂,容量96.3kWh,21分钟充满,家用绰绰有余。纯电续航则分别为835、770、760公里(实测分别为652、533公里,完成度不低于70%),在实际用车中也算靠谱。电耗门槛也摆得明明白白——百公里13.3~14.8千瓦时,有空调有拥堵还敢这么写,说明不是光喊口号。
小米YU7的外观怎么定义?一句话:“高级感+辨识度”,既让人觉得眼熟,又能凭直觉判断不是路上随便一辆车。前脸拉风,侧面动感,尾部轮廓紧致,怎么看都不输那些西装革履的豪华车。尺寸没有小脾气:4999毫米长,1996毫米宽,轴距3米,车高1608毫米,车身更像跨界SUV,和理想、问界那群“大汉”比起来透着点儿灵巧。车内空间自然不打折,大五座布局,后排没压力,后备箱678升,放倒1758升,前备箱141升,收纳能力直接拉满,对得起家庭出行的刚需。
进入车内,天际屏直接立在中控台上,仪式感拉满。皮质包裹和拼色设计让档次感提升,运动风格座椅包裹性与舒适性都达标。唯一不完美——全系标配的都是仿皮,想要Nappa真皮还得加八千,当代青年陷入选择困难。不过,配置这块小米向来“友商杀手”——高配的25扬声器,入门也有14个,音响体验谁听了不说一句“卷王”?更别说中高配版自带的双腔空气悬挂,开在路上如履平地,谁还不是尊贵感拉满的打工人。
小米YU7诞生的背后,其实映射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巨变。一台产品成爆款,是技术革新的显影,也是消费认知的转变。即便量产、交付细节仍有短板,更多人愿意为小米YU7买单,并非只看速度和续航,而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少一点焦虑,多一点期待。你要说新车市场还有什么悬念?大概就是——卷王再卷,会不会把对手卷哭?不过市场自有答案,时间见证选择。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