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值利润率5%!黄奇帆:三千万辆汽车卖出的利润不如丰田一家高

7月10日,北京,2025贝壳财经年会,现场气氛忽然被一个数据点燃——三千万辆中国车拼死拼活赚的钱,还不如丰田一家九百万辆的利润,这一刻悬殊拉满。

黄奇帆开场,直接点明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尴尬现实,场下窃窃私语的声音一下大了,很多人脸上挂着疑惑和不甘——我们拼了命,利润率却只有5%,丰田怎么做到的呢。

产值利润率5%!黄奇帆:三千万辆汽车卖出的利润不如丰田一家高-有驾

丰田5月8日刚刚公布2025财年财报,净利润达4.765万亿日元,换算下来2337亿人民币;反观中国,18家上市乘用车企业,13家能盈利加起来净利润1226亿,算上5家亏损的,总利润还不到900亿,丰田一家就轻松甩我们一大截。

时间切回2015年,那一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渗透率才刚刚过1%,大家还在为销量突破几十万辆而兴奋,转眼到2025年,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已经高达40.3%,出口量突破200万辆,连续两年把日本甩在身后,中国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国。

数字漂亮,现实却扎心,新能源车卖爆了,出口量全球第一,但全行业利润还是赶不上丰田一家,听起来像个魔咒,拼规模拼速度,最后还是“卖得多不如卖得贵”来的实在。

黄奇帆在台上没拐弯抹角,直接抛出“大而不强”这个结论,中国制造业体量已是全球30%,汽车出口全球第一,可赚钱能力呢,三千万辆都干不过丰田九百万辆。

现实摆在面前,真不是靠一腔热血能解决的,中国汽车产业这些年一路高歌,新能源销量全球第一、出口全球第一,全球市场份额63%,可一算账,利润率还是低得吓人。

背后的结构性矛盾很明显,拼命追量,价格战轮番上演,产能过剩、恶性竞争成了行业绕不开的痛点,这些问题在2025年被彻底摊开在阳光下,谁都无法回避。

产值利润率5%!黄奇帆:三千万辆汽车卖出的利润不如丰田一家高-有驾

这一切,黄奇帆早就有了警觉,他举了手机的例子,6000块的手机,硬件成本3000,剩下的3000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专利、芯片里的价值,这些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才是真正的利润发动机。

中国汽车产业的根子问题,也在于高附加值能力薄弱,软件、芯片、知识产权这些“看不见的手”没能嵌进汽车终端,拼体力可以,拼脑力还差点火候。

2018到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从14.71万辆涨到67.9万辆,到2025年直接突破200万辆,连续两年世界第一,这个速度让人眼红,背后却是靠低价和规模换来的增长,利润端始终没能突破。

行业里其实都明白,光靠产能和出口,是走不通高质量发展的路,低价冲规模的策略在初期有效,等到全球市场饱和、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就被进一步压缩,恶性竞争没完没了。

黄奇帆提醒,必须重视生产性服务业,把软件、芯片、专利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注入到汽车里,只有这样,才能抬高附加值,挣到有技术溢价的钱,否则永远只能靠卖血换生存。

这场产业大考,不光考验企业拼劲,更考验产业链的协同创新能力,中国汽车要在全球市场卖“价值”而不是“价格”,必须补齐短板,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和品牌溢价。

产值利润率5%!黄奇帆:三千万辆汽车卖出的利润不如丰田一家高-有驾

场外的声音纷杂,有人说中国车企缺乏定价权,是因为核心技术还不够硬,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强,这些年拼出口,没把握住高利润的主动权,导致整个行业陷入“增量无利”的死循环。

资本市场同样敏感,2025年上半年,各大车企股价起伏不定,投资人变得越来越挑剔,谁能走出低价泥潭,谁能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就能在新一轮产业洗牌中占到先机。

时间线拉回2025年,新能源车出口再创新高,市场份额全球一骑绝尘,可利润率依旧卡在5%不上不下,丰田的利润高悬在上,就像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让整个行业不断反思和焦虑。

每次谈到行业专家们无不感叹,拼量已到极限,拼质才是真正的战场,这一关过不去,中国汽车就永远只能做世界的“代工厂”,只能靠卖“便宜货”维持存在感。

市场的反馈也很直接,2025年各类新能源汽车品牌层出不穷,消费者选择多了,品牌忠诚度却并没跟上,用户更看重性价比,车企陷入“量多价低”的怪圈,谁都不敢轻易涨价。

行业的痛点还不止如此,技术转型周期长,人才储备不足,研发投入远远低于国际巨头,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完善,这些短板一夜之间暴露无遗。

产值利润率5%!黄奇帆:三千万辆汽车卖出的利润不如丰田一家高-有驾

黄奇帆的话不是危言耸听,2025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正处在“去规模化”的分水岭,拼速度拼数量已经到头,未来只有靠技术和品牌才能实现真正的突围。

回顾这十年,无数企业倒下,也有新贵崛起,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成了唯一出路,谁能率先实现高附加值转型,谁就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占据一席之地。

行业的矛盾已经推到极致,表面上风光无限,背后却是利润困局,如何走出这道“低利率陷阱”,成了所有中国车企绕不开的难题。

市场还在变化,政策还在调整,技术还在演进,未来的中国汽车产业,是会复制日韩德的高利润神话,还是继续做“世界工厂”赚薄利,这场游戏还远没到终局。

风暴还在酝酿,谁能笑到还不好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