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车中国买来德国砸,傻不傻?就为不让老乡捞油水!

最近德国发生了一件特别离谱的事——22辆从中国进口的大众ID.6电动车,被法院强制要求销毁,而且经销商还得自掏腰包,每辆车倒贴1.5万欧元(约合12万人民币)的处理费。

更魔幻的是,这些车手续齐全,合法合规,德国大众却硬是拦着不让卖,甚至不惜动用法律手段把它们送进粉碎机。

大众新车中国买来德国砸,傻不傻?就为不让老乡捞油水!-有驾

这事儿乍一听像是大众在“维权”,可仔细一琢磨,味道就不对了。

德国本土压根不卖ID.6,消费者想买大众电车,只能选更贵的ID.7,售价高达6万欧元(约合48万人民币)。

而中国产的ID.6,价格只要25万人民币左右,续航和配置还差不多。

有德国网友算了一笔账:这差价,都够再买一辆二手宝马3系了!

1. 大众为啥急眼了?因为中国电车动了它的奶酪

大众在中国卖电动车,价格比德国便宜一大截。

比如ID.3,国内卖11万人民币,德国却要32万;ID.7国内20万,德国直接翻倍到50万。

大众新车中国买来德国砸,傻不傻?就为不让老乡捞油水!-有驾

这么大的价差,德国消费者当然不乐意了——凭啥同样的车,我们得多花两倍的钱?

于是,有聪明的德国经销商从中国进口了一批ID.6,想给本国消费者提供更实惠的选择。

结果大众不干了,直接告上法庭,理由是“中德版本技术标准不同”。

可消费者一对比参数,发现续航、配置基本没区别,所谓的“技术差异”根本撑不起三倍的价差。

说白了,大众就是怕中国电车把它的高价策略给搅黄了。

2. 大众的双标,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更讽刺的是,大众对待不同市场的态度,简直是把消费者当傻子糊弄。

大众新车中国买来德国砸,傻不傻?就为不让老乡捞油水!-有驾

在美国:2023年3月,大众因为发动机盖起火风险,召回了17.7万辆车,态度积极,生怕影响品牌形象。

在中国:2020年,3.47万辆大众车因变速箱缺陷被召回,处理得中规中矩,没见特别紧张。

在德国:消费者想买便宜的中国版大众?不行!直接销毁,连卖都不让卖。

这种“区别对待”,说白了就是看人下菜碟——在美国怕罚款,在中国怕销量下滑,在德国?

反正消费者没得选,那就继续高价割韭菜呗。

3. 德国消费者怒了:我们不是冤大头!

这事儿在德国社交媒体上炸了锅,不少网友直接嘲讽:“大众这是怕我们占便宜?”“同样的车,中国卖25万,德国卖48万,当我们是ATM吗?”

大众新车中国买来德国砸,傻不傻?就为不让老乡捞油水!-有驾

更扎心的是,有德国人晒出二手车市场的价格——省下的差价,真能再买辆宝马3系。

这下可好,大众不仅没拦住中国电车,反而让更多人看清了它的暴利本质。

4. 大众的真正恐惧:中国电车正在改写游戏规则

大众这么着急销毁中国产ID.6,根本原因不是“技术差异”,而是怕中国电车打破它的定价权。

成本优势:中国电动车产业链成熟,人工、供应链成本低,价格自然更有竞争力。

技术不输:国产大众的续航、智能化配置,和德国版几乎没差别,消费者凭什么多花钱?

平行进口威胁:如果德国经销商能自由进口中国版大众,那本土高价车还怎么卖?

大众新车中国买来德国砸,傻不傻?就为不让老乡捞油水!-有驾

所以,大众宁可砸车,也不敢让消费者知道——同样的车,在中国能便宜一半。

5. 消费者的算盘:同样的钱,为啥不买更好的?

买车的人都不傻,尤其是现在信息透明,比价太容易了。德国消费者发现:

花6万欧元买ID.7?不如花一半的钱买中国版ID.6,剩下的钱还能再买辆宝马。

大众说“技术不同”,可实际开起来没区别,这不是明摆着坑人?

既然大众不让我们买便宜的,那以后换品牌算了,特斯拉、比亚迪不香吗?

这种心理一旦蔓延,大众在德国本土的市场地位就会被动摇。

大众新车中国买来德国砸,傻不傻?就为不让老乡捞油水!-有驾

6. 大众砸的不是车,是自己的招牌

这次销毁事件,表面上是大众“赢了”,可长远来看,它输得更惨。

信誉崩塌:消费者会记住,大众宁可销毁车,也不让利。

品牌形象受损:双标、高价、霸道,这些标签会伴随大众很久。

竞争压力加大:中国电车正在全球崛起,大众越封锁,消费者越好奇——中国车到底有多好?

结语:消费者心里有本账,大众堵得住车,堵不住人心

大众用法律手段销毁了22辆车,但它堵不住消费者的比较心理。

当大家发现同样的车,在不同市场的价格差距如此之大时,自然会问:“凭什么我们要当冤大头?”

这次事件,不仅暴露了大众的暴利策略,也让全球消费者看清——中国电车,正在打破传统车企的定价霸权。

未来,如果大众还是不肯放下身段,调整价格,那等待它的,恐怕不只是销量下滑,而是整个品牌信任度的崩塌。

至于德国消费者?他们现在逛4S店,可能都会多问一句:“这车在中国卖多少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