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深夜两次鞠躬道歉!有人支持试错,有人质疑违规

小米汽车因SU7Ultra陷争议上热搜

5月8号,小米汽车因为SU7 Ultra这款车上的一些问题被大家热议。先是有个叫“排位模式圈速考核”的功能引发了争议,然后又有人说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是在忽悠人,这事儿闹得挺大。小米汽车后来给用户正式道了歉,还说出了怎么补偿大家的办法。这事一出来,立马就上了热搜第一名。

小米汽车深夜两次鞠躬道歉!有人支持试错,有人质疑违规-有驾

车主们的态度分化

冲上热搜之后,小米车主们的反应可不一样。“花了50万买车,还得去考赛道驾照?”郑州的李先生还特地给记者看了他车机系统里弹出来的考核界面。不过也有支持小米的,比如福建那台挖孔版小米SU7 Ultra的车主林敏就在微博上力挺小米:“技术创新哪能一点错都不犯啊,这十年我看小米一直在突破,所以这次我还是选择相信他们。”

小米汽车深夜两次鞠躬道歉!有人支持试错,有人质疑违规-有驾

小米汽车OTA被质疑侵权

汽车行业和法律界的人都说,这次的事情实际上涉及到 OTA 升级的管理和产品宣传是否合规的问题。这跟前几天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发的那个《通知》有直接关系。这个《通知》就是专门管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召回以及软件在线升级这些事儿的。

4 月 30 号,小米汽车推送了 1.7.0 版本更新,在 SU7 Ultra 上加了个“排位模式圈速考核”的新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把车本来 1548 马力限制到 900 马力,只有你在特定赛道(比如浙赛)跑进 1 分 46 秒,才能解锁全部的动力。结果这个操作惹得很多用户不高兴,尤其是那些不在认证赛道城市的车主。大家觉得小米单方面改变产品的功能,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小米汽车深夜两次鞠躬道歉!有人支持试错,有人质疑违规-有驾

小米汽车:暂停推送与宣传争议

小米汽车在5月7日表示,他们已经暂停了那个版本的推送,打算用新的版本在4到8周内把问题解决掉。对于那些已经升级的用户,除了修复功能之外,还会给他们5000积分、一台洗车机,还提供免费取送车的服务。不过,有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说,小米在买车的时候没有提前告诉消费者解锁的条件,这可能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今年1月1号,小米汽车推出了SU7 Ultra这款车型,它可以选择加价4.2万块买个碳纤维双风道的前舱盖,还说要“复刻原型车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可是到了4月份交车之后,有些车主发现这个机盖里面根本没有原型车的那种导流风道,跟宣传的内容不一样。小米承认说,“我们的信息表达得不够清楚”,他们说这个配置主要是为了好看,只是稍微有点散热的功能,对性能并没有什么提升。

小米汽车深夜两次鞠躬道歉!有人支持试错,有人质疑违规-有驾

小米汽车的新服务与技术优化

针对这个问题,小米搞了个新服务:还没交货的订单,想换回铝制前舱盖就能换。已经提车或者早就下单锁定的用户呢,送你2万积分,差不多值2000块的生态产品。另外啊,常州的那个生产基地也整了个高科技,用上了AI视觉定位的机械手臂,把生产技术优化了一下,这下良品率从63%直接飙到91%,厉害了!

小米汽车深夜两次鞠躬道歉!有人支持试错,有人质疑违规-有驾

小米汽车OTA风波背后的故事

碳纤维前舱盖的那个更换通道啊,5月10号晚上11点59分59秒就关了,还没弄的车主们赶紧去处理吧!小米汽车也说了,以后会建个用户意见收集的机制,就是为了避免再出现这种事儿。

大家要注意哦,小米这次推送和撤回这个OTA升级,是在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发了那个《通知》之后发生的。有些车主就觉得,车企老是以“安全优化”的名义随便调整性能参数,搞得我们这些用户像是被“数据牵着走的小木偶”。

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也说了,按照《通知》的要求,车企要是想做OTA升级的话,得先向主管部门报备。如果涉及到自动驾驶功能的升级,还得获得准入许可,而且不能用OTA来掩盖问题或者逃避责任。小米这次先灰度测试了OTA,然后又暂停推送并且承诺要修复,这其实是符合《通知》里“分类管理”的原则的。不过呢,用户对功能限制的争议还是需要进一步看看是不是合规。

另外啊,《通知》还特别强调“企业得履行告知义务”。如果小米在宣传碳纤维前舱盖的时候没说清楚功能的边界,那可能会被监管部门问话的。

车企需平衡创新与合规

“OTA升级算不算单方面更改合同啊?这事儿接下来会有很多人讨论。” 行业里的分析人士说,这次的事情把一些新势力车企在软件管理和跟用户沟通上的不足给暴露出来了。以后,《通知》正式实施后,车企得在这创新技术和遵守规定之间找到个平衡,别再出现像“锁马力”或者“宣传跟实际不符”这种让人有争议的事儿了。

小米汽车深夜两次鞠躬道歉!有人支持试错,有人质疑违规-有驾
小米汽车深夜两次鞠躬道歉!有人支持试错,有人质疑违规-有驾
小米汽车深夜两次鞠躬道歉!有人支持试错,有人质疑违规-有驾

给智能汽车OTA装个“刹车”

业内的人士说了,小米这事其实反映出智能联网汽车发展里边的一些大问题:车企用OTA来升级产品的时候,怎么才能保证车主还能掌控车子的性能呢?那个《通知》说了,“车企得好好测试才行”,但在实际操作里头,车主能不能接受功能的变化还是个关键点。

有专家提意见说,车企应该弄个“车主议会”这样的制度,要是有啥重大的功能改动,就得让车主投票决定。另外,车企还得把技术参数弄得更清楚,别藏着掖着。

在郑州的一个小米汽车体验店里,李先生正在看车,他说:“车企搞创新是好事,但不能拿用户的权益去换。”好多消费者都喊话说,得有个第三方的检测机构,这样才能管得住车企对智能联网汽车的各种宣传承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