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早上下楼准备开车,一拉开车门就傻眼了 —— 前挡风玻璃结了层厚厚的霜,用手摸上去冰凉刺骨,急着上班的话简直能把人逼疯。其实很多人这时候都会犯糊涂,要么端盆热水直接往玻璃上浇,结果温差太大把玻璃炸出裂纹,换块玻璃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要么翻出银行卡硬刮,刮完玻璃上全是细划痕,雨天开车视线都受影响;还有人直接开雨刮器硬怼,听见 “咯吱咯吱” 的响声就知道,雨刮片多半要废了,后续换一套也得不少钱。
其实正确的除霜方法特别简单,先说说最常用的热力除霜,燃油车上车后先启动发动机预热,等个一两分钟就把空调调到外循环,温度拉到最高,风量开到最大,出风口全对准前挡风。发动机的热量顺着空调吹出来,霜层会慢慢变软融化,一般 10 分钟左右就能把玻璃吹得干干净净,期间还能顺便整理下副驾的东西,一点不耽误事。新能源车就更方便了,提前 5 分钟用手机 APP 远程启动,把空调调到 25℃开外循环,再打开座椅加热,等你走到车旁边,前挡的霜早就化完了,像特斯拉 Model Y 车主试过,远程除霜一次才用 0.3 度电,成本也就一毛钱,又快又省钱。
要是着急出门,物理除霜也能派上用场,不过得选对工具。别用金属冰铲,容易刮花玻璃,带橡胶包边的塑料冰铲才是王道,从车窗边缘往中间推,角度大概 45 度,既能轻松铲掉霜,又不用担心伤玻璃,比金属冰铲快将近一半。后挡风和天窗的霜不好够着,就用可伸缩的长柄雪刷,比如 Snow Joe 的那款,先喷点除霜剂让霜软化,再用刷子一刷,三分钟就能把高处的霜清干净,不用踮着脚费劲。
化学除霜剂也得挑对,选含异丙醇、乙醇的生物降解款,像 3M、龟牌的冬季专用除霜剂就不错,往霜上一喷,15 秒就能看见霜开始化,而且没腐蚀性,新能源车电池包上有霜也能放心用。喷完外面别忘了处理内侧,用防雾湿巾擦一遍,能在玻璃上形成一层纳米膜,防雾效果能维持三天,比用洗洁精兑水擦耐用多了,再也不用开着车还得伸手擦玻璃。
想从根上解决结霜问题,给玻璃镀膜是个好办法。自己买 XPEL 或者 Gtechniq 的含氟聚合物镀膜剂,花 200 块钱就能搞定,能在玻璃表面形成 10 纳米厚的疏水膜,霜粘在上面的力能减 70%。有人做过实验,把镀膜玻璃和普通玻璃放 - 15℃环境里,普通玻璃霜能厚到 2.1 毫米,镀膜玻璃才 0.3 毫米,而且还能保护雨刮器,用着更顺滑,一次能管一年,特别划算。
嫌镀膜麻烦,用遮盖的方式也管用。全车罩选加厚牛津布加铝膜的,能少 80% 的霜,还能防雪防冰雹,收放也方便。要是觉得全车罩麻烦,磁吸挡风板更合适,EVA 材质的一吸就能固定在前挡,也就 10 秒钟的事。沈阳有个李女士用了之后,早上除霜时间从 15 分钟缩到 2 分钟,新能源车还省了 80% 的电,冬天用车舒服多了。
停车的时候选对位置也能少结霜,有地下车库就停地下,比地面温度高 5 到 8℃,基本不会结霜,不过得看看头顶有没有滴水,别把车漆淋坏了。没地下车库就找避风朝阳的地方,停在建筑物北边,前挡朝东南方向,能多晒着太阳。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测过,朝阳的地方比阴面结霜能少 62%,早上不用费劲儿除霜。
还有些细节也得注意,后视镜结霜的话,有电加热功能就开起来,燃油车启动发动机后开,新能源车用 APP 远程开,10 分钟就能化。没有电加热就贴疏水防雾膜,一对 50 块钱,能少 75% 的霜,开车变道也安全。雨刮器别冻在玻璃上,停车后立起来,有的车低温会自动抬雨刮,也可以用甘油或者防冻玻璃水擦胶条,-30℃也不会冻住。门锁怕冻的话,往锁孔里喷点 WD-40 防锈剂,-40℃都没事,像宝马 iDrive 能远程加热钥匙,提前弄好,开门不费劲。
冬天用车不用被结霜折腾,照着这些方法做,既能省时间,又能保护车子,早上出门顺顺利利,冬天开车也能很舒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