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放弃大牌,可能犯下大错,未来或后悔

在商业世界里,有些决定在当时看来是明智之举,是壮士断腕的果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越来越像一个无法挽回的巨大错误。

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美国汽车巨头通用汽车(GM)在2017年做出的一个决定——卖掉它在欧洲经营了将近90年的子公司,德国品牌欧宝(Opel)。

这件事现在回过头来看,越来越让人觉得,通用汽车可能真的下了一步悔棋,而且这步棋的影响,远比当时想象的要深远得多。

通用汽车放弃大牌,可能犯下大错,未来或后悔-有驾

对很多国内的朋友来说,欧宝这个牌子可能有些陌生,但在欧洲,它可是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地位不亚于大众。

这个品牌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1862年,那时候汽车都还没发明呢,人家最早是造缝纫机的,后来又造自行车,是德国工业的元老之一。

在1929年,财大气粗的美国通用汽车看中了欧宝的潜力和技术,在大萧条时期把它收购了过来,从此欧宝就成了通用旗下的“德国儿子”。

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通用和欧宝的关系可以说是爱恨交织。

好的时候,通用甚至把欧宝的车换个标,拿到美国去卖,因为设计有欧洲味儿,还挺受欢迎。

但更多的时候,欧宝是通用一个头疼的“包袱”。

尤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由于各种原因,比如通用自身管理不善、德国制造成本高昂等等,欧宝陷入了常年的亏损泥潭。

通用汽车放弃大牌,可能犯下大错,未来或后悔-有驾

据统计,从1999年到2017年被卖掉,欧宝在近二十年里给通用汽车带来的累计亏损,可能高达惊人的200亿美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相当于通用每年都要往一个看不到底的洞里扔十多亿美元,而且还听不见响。

面对这样一个持续失血的业务,任何一家公司的耐心都是有限的。

尤其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通用汽车自己都经历了一次破产重组,新上任的管理层改变了经营思路,不再盲目追求全球销量第一的虚名,而是把实实在在的利润放在了首位。

于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收缩开始了。

通用先后退出了印度、南非等市场,甚至关停了在澳大利亚有着百年历史的霍顿品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售常年亏损的欧宝,似乎就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甚至是非常必要的选择了。

通用汽车放弃大牌,可能犯下大错,未来或后悔-有驾

当时通用的算盘打得很清楚。

一方面,欧洲业务不赚钱,甚至在2016年,欧宝和它在英国的兄弟品牌沃克斯豪尔加起来卖了116万辆车,市场份额也不错,结果年底一算账,还亏了2亿多美元。

另一方面,通用在北美市场靠着卖皮卡和SUV赚得盆满钵满,利润创了历史新高。

两相对比,答案似乎很明显:砍掉亏钱的欧洲业务,把省下来的钱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利润更高的北美和中国市场。

除此之外,通用当时还有一个更宏大的“梦想”——押注未来科技。

就在决定出售欧宝前后,通用花重金收购了一家名为Cruise的自动驾驶公司,雄心勃勃地要搞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在当时的通用高管看来,用一个亏损的传统汽车品牌,去换取一个通往未来的高科技赛道入场券,这笔买卖简直太划算了。

所以,在2017年,通用以大约25亿美元的价格,把欧宝卖给了法国的PSA集团,也就是标致和雪铁龙的母公司。

通用汽车放弃大牌,可能犯下大错,未来或后悔-有驾

这笔交易在当时被很多分析师看作是通用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的明智之举。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接手欧宝的PSA集团,并没有什么神奇的魔法,他们只是做了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的事情。

PSA的掌门人卡洛斯·塔瓦雷斯是业界有名的“成本杀手”,他把PSA集团精打细算的管理模式带到了欧宝。

比如,让欧宝的新车和标致、雪铁龙的车型共享平台和零部件。

说白了,就是车子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大件都用一样的,只是外观和内饰设计不同,这样一来,研发和采购成本就能大大降低。

同时,他们还优化了生产线,提升了工厂效率,砍掉了一些不赚钱的车型。

就是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管理手段,却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通用汽车放弃大牌,可能犯下大错,未来或后悔-有驾

仅仅过了一年,也就是2018年,那个在通用手里亏了近二十年的欧宝,竟然奇迹般地实现了盈利,而且一赚就是近10亿美元。

这个戏剧性的转变,给了通用一个响亮的耳光。

它证明了欧宝本身并不是一个扶不起的烂摊子,它拥有优秀的设计和工程能力,在欧洲市场也有深厚的根基,问题出在了管理上。

换了一个更会“过日子”的东家,它立刻就焕发了新生。

如今,在PSA与菲亚特克莱斯勒合并组成的新巨头Stellantis集团里,欧宝已经成了一个健康且持续贡献利润的稳定业务,2023年的销量还实现了15%的同比增长。

反观通用汽车,当初那个被寄予厚望的自动驾驶梦想,却成了一场空。

那个烧掉了通用数十亿美元的Cruise项目,因为技术迟迟无法突破,安全事故频发,最终在去年年底基本宣告失败,大规模裁员,项目也随之停摆。

这就形成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画面:通用汽车放弃了一个实实在在、每年能卖出上百万辆车的欧洲市场根据地,去追逐一个虚无缥缈的高科技泡影,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通用汽车放弃大牌,可能犯下大错,未来或后悔-有驾

更让通用感到尴尬的是,当年的它毅然决然地退出了欧洲,可如今,它又想回来了。

现在,通用正试图通过凯迪拉克这样的高端品牌,小心翼翼地在欧洲市场进行试探。

但这谈何容易?

当你主动离开牌桌之后,想再回来,不仅要重新交入场费,还会发现座位早已被别人占了,而且牌局的规则也变了。

当年通用撤出后留下的市场空白,如今正被一群来自中国的强大新玩家,比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品牌迅速填补。

这些中国品牌带着更先进的电动化技术、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价格,正在欧洲市场掀起一场新的风暴。

所以,回过头来看,通用卖掉欧宝,失去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和一些工厂。

它失去的是在欧洲这个全球主要汽车市场近一个世纪的深耕和积累,是一个庞大的经销商网络,是一代又一代欧洲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

它亲手关上了通往欧洲的大门,而当它后悔想再次推开这扇门时,却发现门槛变得更高,门里的竞争对手也变得更强、更陌生了。

这个案例,恐怕会成为未来很多年里商学院课堂上一个关于短视与长远、财务与战略的经典反面教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