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4月销量超万,蔚来等高奢品牌却遭遇寒流

4月车市的成绩单摊开,零跑又一次鳌头独占,这事儿颇值玩味。小米SU7,之前不少人捏把汗,觉着它会受场外杂音叨扰,结果销量杠杠的,看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但另一厢,有些个牌子,销量堪堪过万,这数字,讲真,略显局促了。

这事儿,左看右看都透着一股拧巴劲儿。一方面,自主品牌那是真雄起了,比亚迪一马当先,吉利、奇瑞紧随其后,新势力里也蹿出了零跑、小鹏这等狠。但另一方面,不少曾被捧上天的“高奢”品牌,比方说蔚来、阿维塔、智己,销量离“封神”还差着老远。

自主品牌4月销量超万,蔚来等高奢品牌却遭遇寒流-有驾

都说车市“内卷”,但这“卷”法各有门道。比亚迪那是全域渗透式内卷,从几万块的代步小车,到几十万的高端SUV,一应俱全。吉利、奇瑞则另辟蹊径,一个专攻燃油车的精良品质,一个玩命深耕海外市场。新势力们更绝,直接在智能化、设计感上砸钱,恨不得把科幻电影里的玩意儿都塞进车里。

自主品牌4月销量超万,蔚来等高奢品牌却遭遇寒流-有驾

但那些“高奢”品牌呢?好像有点找不着北了。你说它们技术拉胯吧?断然不是。蔚来的换电、阿维塔的华为赋能、智己的智能互联,哪个拿出来都能镇住场子。但关键是,这些玩意儿,消费者真稀罕吗?或者说,消费者愿不愿意为这些花里胡哨,多掏腰包?

自主品牌4月销量超万,蔚来等高奢品牌却遭遇寒流-有驾

这让我想起前些年风靡的“互联网思维”。那时一堆人鼓吹,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要“超出用户预期”。但后来大伙儿醒过味儿来,用户真正要的,是皮实耐用、物超所值。过度包装、过度设计,反倒会让用户觉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自主品牌4月销量超万,蔚来等高奢品牌却遭遇寒流-有驾

照搬到车市也是如此。消费者掏钱买车,说穿了还是为了代步。智能化、科技感固然吸睛,但价格、品质、售后,才是敲定购买的胜负手。那些“高奢”品牌,兴许把太多心思花在了“秀肌肉”上,却冷落了最基本的需求。

自主品牌4月销量超万,蔚来等高奢品牌却遭遇寒流-有驾

当然,这也不是说“高奢”品牌就彻底凉凉了。只是它们得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锁定自己的受众群体。比方说,阿维塔自从祭出增程版之后,销量水涨船高,这说明,在纯电车续航焦虑依旧挥之不去的当下,增程方案还是吃香的。智己要是也能像阿维塔一样,放下身段,没准也能咸鱼翻身。

自主品牌4月销量超万,蔚来等高奢品牌却遭遇寒流-有驾

还有一点不容小觑,就是小米SU7的走红。早先不少人忧虑,小米造车会受各种场外因素掣肘,但事实证明,只要产品足够能打,就能圈粉。小米的成功,也给其他新势力敲了个警钟:与其把精力耗在营销造势上,不如撸起袖子把产品打磨好。

自主品牌4月销量超万,蔚来等高奢品牌却遭遇寒流-有驾

说起营销,问界M8的大定突破6万,新M9也超过5万,这数字看着挺唬人,但最终能实锤多少销量,还得画个问号。毕竟,现在“大定”的水分太大了,很多人都是抱着“先占个坑再说”的心态,真正一锤定音的,可能没那么多。

自主品牌4月销量超万,蔚来等高奢品牌却遭遇寒流-有驾

总而言之,4月车市的榜单,既让人瞥见了曙光,也让人顿觉焦虑。曙光在于,自主品牌正在崛起,新势力们也在推陈出新。焦虑在于,市场厮杀愈发白热化,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扫地出门。

与其说这是“车市寒冬”,不如说这是“车市洗牌”。唯有那些真正摸透消费者心思、能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车企,才能在腥风血雨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而那些只顾着“画大饼”、忽略了基本功的车企,恐怕就只能在榜单的末尾,顾影自怜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