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新规落地!记者直击:部分车型已涨价,最高涨500

在您阅读此文前,辛苦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由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支持,文末已标注信息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吖吖

9月1日起,你熟悉的电动自行车可能要变样了——不止速度受限,连车身塑料用量都被卡得死死的

2025年9月1日,一项关乎几亿人出行的新国标正式落地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更新版强制实施,车速超过25公里自动断电、塑料含量不能超过整车5.5%、经营性用车必须加装北斗定位……这些条条框框,不止改变车,也悄悄搅动了市场

9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新规落地!记者直击:部分车型已涨价,最高涨500-有驾

我走进几家电动车专卖店,明显感觉到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赶末班车”的焦灼

一家雅迪门店的老板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擦汗:“旧国标的大车?

对对,还有几辆,但涨了200块。”

他声音沙哑,眼神却没停,一直扫向门外,“要就快,这批出完就没了。”

这不是普通的产品迭代,而是一场从生产到上路、从材质到速度的全面收紧

新国标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超速断电”机制

也就是说,只要你骑到25公里/小时,车子就直接切断动力——想偷偷调速度?

没门儿

控制器、电池组防篡改全都加强了

还有一条很少人留意却影响深远的规定:整车塑料总量不得超过5.5%

也就是说,以后电动自行车得更“金属”、更“结实”,但也可能……更重了

一位专卖店老板和我聊到:“你看现在这些车,挡泥板、外壳好多都是塑料的

之后都要换成镁铝合金,成本肯定上去,但你说安全性能不好吗?

那也确实。”

而最让一部分人纠结的,或许是“铅酸电池车型的重量上限放宽到63公斤”

这意味着,一些原本因超重无法上牌的车型,现在可以被纳入合规范围——对很多看重续航的人来说,算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老百姓最敏感的永远是价格

走访那天,我看到不少中年男女围在店里,一边摩挲着车身一边问:“这还能上牌吗?”

“之后还能换电池吗?”

有个大叔嘟囔:“我就是喜欢大一点的,新标的太小了,骑起来憋屈。”

果然,供需一紧张,价格就往上跳

一位店家坦言,旧国标里那些“大块头”车型最近特别抢手,涨两三百算正常,有的甚至涨了五百:“卖一辆少一辆,厂家不生产了,我们现在也不敢压货。”

另一家店老板指着角落里所剩无几的旧款车说:“这些?

估计撑不过半个月。”

但也不是所有车型都吃香

小尺寸、样式旧的库存车依然难卖,有的店甚至得亏本处理

“能卖多少算多少,卖不完的就等厂家召回”,一位销售小哥低声说

而线上平台早已悄悄行动

某大品牌电商页面干脆直接下架了整个电动自行车品类,客服窗口里只会自动回复:“建议您去线下门店咨询。”

一切都在暗示:变局的时刻,已经到了

不过,放心,你手里正骑的那辆旧车并不会被强制淘汰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专家何鹏林说了,

“新标准针对的是企业的生产与销售,老百姓已经买到的车,可以照常使用、自愿更换

说到底,这一切的背后,是一场 safety 与 habit 的拉扯

我们很多人都习惯了骑快一点、装多一点、充一晚就跑一整天的电动自行车,但安全风险也在暗处累积——电池起火、非法改装、交通意外……每一条新闻背后,可能都是一个家庭的碎裂

新国标像是一双突然收紧的手,要把所有这些危险的可能性牢牢按住

速度、材料、电池、防火性能,甚至包括那些用于外卖和租赁的电动自行车,必须装上北斗模块——一旦出事,至少能找到它最后的位置

可“好政策”落到现实,常得捱过一阵疼痛期

贵了的旧车、还没到货的新车、观望中的消费者、急着清库存的店家……这中间充斥的都是普通人应对变化时的笨拙与努力

但也许,就像一位正在选购电动车的阿姨说的:“贵几百块,但如果真的更安全,我也认了。”

改变,总是从一点点“不习惯”开始的

三个月过渡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十二月之后,所有的销售窗口只会看见新国标的车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正是一个时代的缓慢转弯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友友们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将予以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