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官宣 SU7 部分配置调整,回应称旨在优化生产流程

小米汽车突发配置调整:SU7 三款热门配色与 20 英寸花瓣轮毂下架,官方称是为提升交付效率。但背后是 YU7 订单挤压导致的产能困境 —— 改订后提车要等至 2026 年,还可能多缴上万元购置税。更添争议的是,YU7 参数缩水,信任危机下,这场调整让准车主犯了难。

车漆、内饰、轮毂集体消失

小米汽车官宣 SU7 部分配置调整,回应称旨在优化生产流程-有驾

7月25日小米汽车发布公告:8月起SU7和SU7 Ultra正式下架熔岩橙、寒武岩灰两款车漆,曜石黑和银河灰内饰同步停售。被用户称为“颜值担当”的20英寸五辐花瓣轮毂也从选配清单中消失,仅保留珍珠白轮毂搭配同色车身的限定组合 。官方客服在答网友问中解释,此举是为“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交付效率”,但未说明具体简化哪些生产环节 。

已订购这些配置的车主无需担忧售后。小米承诺所有已交付或已锁单车辆,维修备件将保障供应10年以上。熔岩橙车漆的调色配方、特殊轮毂模具等已移交售后体系独立管理 。

产能不足的真相

这次调整暴露了小米汽车的产能困境。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工厂自去年6月启动双班制,日产能600-800台,月均交付仅2万台 。但YU7发布后,局面彻底失控——6月26日该车开售3分钟订单破20万辆,18小时锁单量飙至24万台 。

小米汽车官宣 SU7 部分配置调整,回应称旨在优化生产流程-有驾

目前小米汽车APP显示:YU7标准版提车需等57-60周,Pro版49-52周,Max版“最快”也要40-43周 。这意味着现在下单的用户,要到2026年中才能提车。南京车主李女士的经历更具代表性:她将等待35周的SU7订单改为YU7后,交付期直接重置为41周,且原有排队时间不被累计 。

谁在为准车主的多花钱买单?

延迟交付带来直接经济损失。根据现行政策,2025年底前购买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上限3万元),2026年起则减半征收(上限1.5万元) 。以定价27.99万的YU7 Pro为例,若明年提车,车主需多缴约1.2万元税款。

李女士等准车主提出两项诉求:允许2026年提车用户无责退订;承诺24万锁单车主今年12月初前交车 。但小米客服仅回应“交付时间不是定死的”,未提及补偿方案。部分车企趁机截单:蔚来推出“报销5000元定金”政策,鸿蒙智行也提供全国统一的转购优惠 。

YU7订单挤压SU7生存空间

产能资源正全面向YU7倾斜。小米工厂当前年产能在30万辆左右,但YU7首销18小时锁单量已达24万台,远超产能负荷 。为优先保障新爆款车型交付,SU7系列被迫通过删减配置来缩短生产周期。

这种策略已初见成效。SU7系列交付周期从年初的27-30周,压缩至目前22-25周 。但代价是牺牲用户选择权——熔岩橙车漆因需额外喷涂三层珠光涂层,单台工时比普通车漆多2小时 。

参数争议再添信任危机

配置调整风波未平,参数争议又起。多位用户发现YU7 Pro版后电机最大扭矩仅505牛·米,比发布会宣称的528牛·米缩水4.3%,且供应商从苏州汇川改为联合电子 。小米官网参数表证实了这一差异,但未在购车页面突出提示。

这不是小米第一次陷入配置争议。此前YU7 Pro防眩目后视镜功能描述错误,官方解释为“文案失误”;而标准版车主吐槽的“母婴级真皮座椅”实际仅覆盖坐垫区域,靠背仍用普通皮革 。这些细节损耗着用户信任,社交平台上“小米配置文字游戏”的话题阅读量已超千万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