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乘用车市场,方能掌握汽车行业的未来
尽管山东省并非国内公认的汽车工业强省,但该省在商用车领域的表现不容小觑。
以济南为基地的中国重汽集团,不仅是国内领先的重卡制造商,2023年的销量更是达到了23.4万辆。同时,位于鲁西聊城的中通客车在6米以上的大客车市场中也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可与郑州宇通客车、厦门金龙客车相提并论。
然而,无论是重卡还是大型客车市场,相较于庞大的乘用车市场,它们的规模都显得相对较小。据2023年数据,国内重卡市场销量为91万辆,6米以上大客车的市场规模不足10万辆,合计约100万辆。相比之下,去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3000万辆,这充分说明了乘用车市场的重要性。
山东省突破,成为汽车工业强省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3年山东省的汽车整车产量达到了197万辆,接近200万辆的重要关口。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五,位列广东、重庆、上海和安徽之后,超过了湖北、吉林等传统汽车工业大省,显然,山东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工业省份。
山东能够实现近200万辆汽车产量,不仅得益于本土的中国重汽集团和中通客车的贡献,也与众多外地车企在山东设立生产基地密切相关。以山东重工集团(包括中国重汽和中通客车)为首的五大汽车工业巨头中,其他四家是谁呢?
② 中国一汽(青岛)
熟悉山东汽车工业的朋友们都知道,青岛市的汽车年产量超过100万台,主要得益于中国一汽在此设立的华东生产基地。这个基地不仅生产一汽解放的重卡,还生产一汽大众旗下的多款畅销车型,如捷达、宝来、奥迪等。
据悉,一汽大众在青岛的基地年产能达到30万台,一汽解放的青岛生产基地年产能则为20万辆。这两大基地成为了青岛汽车工业的柱石!
③ 上汽通用(青岛、烟台)
除了中国一汽的华东基地外,青岛还拥有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的北方生产基地。上汽通用五菱自2005年起在青岛建立生产基地,至今已生产近800万台车,年产能超过50万辆。
五菱汽车作为国民神车,在我国的面包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五菱在青岛的基地不仅生产五菱宏光等热门车型,还是五菱miniEV等新能源车型的主要生产基地。同时,上汽通用在烟台的东岳基地也是其全国四大基地之一,重要的出口车型生产基地。
④ 吉利汽车(济南)
济南市,作为传统的商用车生产基地,近年来也在积极布局乘用车产业。总部位于杭州的吉利汽车,在济南投资100亿元以上,建设了一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10万辆。
比亚迪汽车在济南的基地也在建设中,主要将生产海豚、宋L、腾势N7等车型,预计将推动济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迈向新高。
⑤ 北汽集团(潍坊诸城)
北汽集团在2023年实现了170万辆的整车产量,在山东潍坊诸城设有一个大型卡车生产基地。诸城工厂的年产量超过40万台,在山东省的汽车工业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总结
山东汽车工业以商用车起家,在重型卡车、轻型卡车、大型客车等多个领域均具竞争力。如今,在上汽集团、中国一汽、北汽集团、吉利汽车、比亚迪等全球500强企业的支持下,乘用车市场也在迅速发展。
这些车企选择山东,不仅因为该省拥有完善的汽车工业体系和便利的出口通道,还因为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也是山东省能够从一个中等水平的汽车工业省份迅速跃升为全国前五的主要原因。随着新能源车型产能的提升,山东省汽车产量突破200万辆指日可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