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估计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或者新闻里刷到了,就是那个听起来就特别“贵”的玛莎拉蒂,突然之间价格“跳水”了。
有消息说,上海一家店里,原来官方指导价六十五万多起步的Grecale这款SUV,现在只要三十八万八千八就能提车,这折扣打得,简直比对折还狠,差不多是直接砍掉了二十八万多。
这消息一出来,大伙儿都懵了,第一反应就是:真的假的?
三十多万,以前买个宝马3系、奔驰C级都得掂量掂量,现在能直接上玛莎拉蒂了?
这到底是天上掉馅饼,还是有什么咱们不知道的门道?
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事儿从头到尾捋一遍,看看这台“白菜价”的玛莎拉蒂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得把最关键的一点说清楚,这次降价并不是玛莎拉蒂这个品牌官方的统一行动。
您要是现在跑到其他城市的玛莎拉蒂4S店里,张口就问“有三十多万的Grecale吗”,销售八成会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眼神看着你。
这事儿的主角,是上海浦东的一家经销商门店。
店里的销售人员也出来解释了,说得非常直白:这批车,是我们店自己从厂家那里“买断包销”的。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就好比是楼下的大超市,看到仓库里有一大批特定口味的酸奶快到保质期了,为了赶紧卖掉回笼资金,超市老板自己掏钱搞“买一送一”大促销,但这并不代表这个酸奶品牌在全国都降价了。
所以,这次的38.88万,是这家经销商自己的一个清库存行为,而且是限时、限量、还限定车型的。
具体来说,就是2023款的Grecale,而且只有白色外观配黑色内饰这一种选择。
这也是经销商清库存的常规操作,通常都是拿那些库存周期长、颜色配置比较大众化或者说不太好卖的车型来做特价。
虽然裸车价听起来很诱人,但销售也说了,算上各种税费和保险,这车最终落地大概要43万左右。
即便如此,这个价格能买到一台挂着海神三叉戟标志的SUV,吸引力还是非常大的,据说活动刚开始两天就卖了十几台,可见大家对价格还是非常敏感的。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曾经高高在上、被视为身份象征的豪华品牌,怎么就沦落到需要经销商“割肉求生”的地步了呢?
这事儿,就得从玛莎拉蒂在中国的“发家史”和如今的困境说起了。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大概在2017年那会儿,玛莎拉蒂在中国市场上火得一塌糊涂。
但它的火,不是因为车子性能有多么超前,或者技术有多么领先,而是因为它意外地成了当时微商群体展示成功的“图腾”。
一时间,朋友圈里全是“恭喜X总喜提玛莎拉蒂”的文案和照片,那个三叉戟的方向盘,仿佛成了走向人生巅峰的标配。
靠着这股风潮,玛莎拉蒂在2017年在中国卖出了一万四千多台车,中国市场一度成为它全球最大的“金主”。
但这种靠着符号和炫耀堆砌起来的繁荣,就像沙滩上的城堡,来得快,去得也快。
当市场的喧嚣退去,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大家开始琢磨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这台车,除了那个标,到底值不值这个价钱?
就拿这次降价的主角Grecale来说,虽然是玛莎拉蒂,但懂车的人都知道,它的很多技术平台是和同集团的阿尔法·罗密欧共享的。
在车内的设计、智能化水平和科技配置上,跟咱们现在国内的这些新势力品牌一比,可以说是被甩开了好几个身位。
你想想,现在咱们国产车,三四十万的价位,车里给你配上大屏幕、智能语音助手、高级音响,甚至还有“冰箱、彩电、大沙发”,动力性能也一点不弱。
反观玛莎拉蒂,内饰设计还停留在几年前的风格,车机系统反应慢、功能少,这种体验上的巨大落差,让那个曾经闪闪发光的三叉戟标志,也变得黯淡了不少。
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结果是残酷的。
从2017年的一万四千多台,到2023年全年在中国只卖了一千二百多台,销量暴跌了百分之七十还多。
到了今年,情况更糟糕,前五个月加起来才卖了三百多台。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卖不动了,简直是崩盘。
车卖不出去,经销商自然就撑不住了。
像河南郑州,好几家玛莎拉蒂门店都悄悄关门了,有车主反映,现在做个保养都得往别的省跑,这哪里还有一点豪华品牌该有的服务和体面?
其实,玛莎拉蒂的困境,不仅仅是它一个品牌的问题,而是整个传统进口豪华车市场在中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以前,像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几乎是不愁卖的,甚至还要加价排队。
但从去年开始,这些超豪华品牌的进口量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降幅动辄就是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更多。
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真的强大起来了。
当比亚迪的仰望U8能做到原地掉头、在水上开,当蔚来的换电和用户服务做到了极致,当理想把家庭用车的概念玩得明明白白,当问界和极氪在智能驾驶和三电技术上不断突破时,中国消费者对于“豪华”的定义,已经被彻底改写了。
豪华,不再仅仅是欧洲某个古老城堡里流传下来的一个品牌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体验和创新。
咱们自己的东西做得又好又有特色,大家自然会想,我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去买一个产品力已经跟不上时代,只剩下品牌光环的“洋古董”呢?
这背后,是一种消费观念的成熟,更是一种民族自信和工业自信的体现。
所以,这次玛莎拉蒂的“骨折价”甩卖,与其说是一个偶然的促销事件,不如说是一个标志性的信号。
它告诉我们,那个单靠一个车标就能在中国市场“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面对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这些传统豪华品牌如果还不能放下身段,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来,那么今天的降价甩卖,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