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聊到换混动车,我身边不少朋友的表情,就跟看高数题似的,写满了迷茫和求知。
饭桌上,话题总能绕回那几个“老伙计”:“丰田THS是不是真就开不坏?”
“本田i-MMD开着像电车,天天堵车用着爽不爽?”
“比亚迪DMI,没充电桩的话,那油耗还能看吗?”
这些问题,问得特别实在。
这几年,我屁股底下换过的混动车也不少,从市区堵到怀疑人生的“龟速赛”,到高速上一路狂奔的“千里走单骑”,算是把这几套系统摸了个遍。
今天,咱就用大白话,把这三个“技术宅”的底裤给扒了,看看它们到底谁是你的“梦中情车”。
咱们先聊聊丰田THS,这老哥在混动界绝对是“祖师爷”级别的。
你现在看到的凯美瑞双擎,其实是从当年的普锐斯一路“进化”过来的,核心技术叫“行星齿轮功率分流”。
这词儿听着就挺劝退的,对吧?
其实你把它想象成一个聪明的“动力中介”。
它身边站着发动机、MG1发电机和MG2驱动电机三个伙计,行星齿轮的工作就是当好这个“和事佬”,让三家的力气都能使在刀刃上。
具体到你开车,场景就生动了。
比如你在小区里挪车,或者早高峰被堵在路上,车速慢得像蜗牛散步(低于30码),这时候基本就是MG2电机在干活,也就是纯电模式。
车里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起步丝滑,感觉跟开电车没两样。
可一旦你深踩油门,想在车流里“见缝插针”,偶尔会感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拖拽感”,像是有人轻轻点了下刹车。
我第一次开朋友的凯美瑞双擎时就遇到了,还以为车坏了,后来问了4S店的老师傅才知道,这是行星齿轮在重新分配动力,发动机要被“唤醒”了,是个正常现象。
速度提到40-60码,比如在城市主干道巡航,发动机就醒了,但它不直接“猛干”,而是把力气分成两股:一股直接驱动车轮,另一股推着MG1发电,电再喂给MG2,哥俩一起上。
这么做的好处是,发动机能一直待在自己最舒服、最省油的转速区间摸鱼,效率奇高。
等上了高速,跑到120码,发动机就成了主力,直接驱动车轮,俩电机就成了“微操大师”,上坡时补点力,下坡时多回收点能量,主打一个“精打细算”。
我去年开着它跑了趟长途,高速油耗稳稳地在5L/100km左右,对比我之前那台市区油耗动不动就上10L的燃油版凯美瑞,简直是奇迹。
再说说本田i-MMD,这家伙走的是另一条路子,叫“串并联”,结构比THS简单,核心就是一台发动机、俩电机再加一个离合器。
它的性格更像个“电车控”,大部分时间都让你以为自己在开一台纯电车。
市区里慢悠悠地开(低于60码),发动机基本都在“睡觉”,全靠驱动电机干活,仪表盘上那个绿色的“EV”灯亮着,特别有未来感。
起步那一下,电门踩下去,动力响应比喝了功能饮料还快,完全没有燃油车那种“思考人生”的迟滞感。
我之前开了三个月雅阁锐·混动,在市区里简直是“跟车小王子”,绿灯亮起,我就是第一个冲出去的仔。
那发动机啥时候才肯上班呢?
两种情况:一是电池快没电了,二是你要地板油超车。
这时候它会启动,但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当个“增程器”,带动发电机给驱动电机供电。
你能听到发动机轻微的“嗡嗡”声,但动力输出还是电机的丝滑感。
只有在高速上跑到100码以上,那个离合器才会悄无声息地结合,让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
不过i-MMD在高速上的表现,跟THS比就有点“偏科”了。
同样120码巡航,它的油耗会比凯美瑞双擎高那么一丢丢,大概在5.3L/100km。
4S店的技师解释说,这是因为它的发动机高效直驱区间相对窄一些。
最后登场的是比亚迪DMI,这家伙完全是“新物种”,它是插电混动,核心理念是“以电为主”。
你既能把它当纯电爹每天伺候着,也能在长途时让它变成混动模式,还能上绿牌,简直是为限牌城市量身定做的“版本答案”。
有充电桩的话,DMI的玩法就太多了。
我同事买了台秦PLUS DM-i,120公里续航版,每天上下班来回70公里,基本上一周充一次电,油箱盖都快生锈了。
就算忘了充电,进入亏电状态,它也能变成一个“高级增程车”,发动机只管发电,驱动还是靠电机,驾驶感受和纯电没差,油耗还低得吓人。
我试驾宋PLUS DM-i时特意测了亏电油耗,市区堵车也就4.3L/100km,这对于一台SUV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这得归功于那台热效率高达43.04%的骁云发动机,堪称“省油怪兽”。
当然,DMI的“电感”也是三者里最强的。
纯电模式下,加速又快又安静,0到60码的提速能秒掉一大片燃油车。
但它也有个小细节,55公里续航的低配版,因为电池小,亏电时发动机会更频繁地启动来充电,油耗会比120公里版稍高一点,这就像手机电池小了,充电宝就得一直备着一样。
这么一对比,三家的性格就出来了:
丰田THS像个稳重可靠的“老大哥”,不玩花里胡哨的,就追求全场景省油和雷打不动的可靠性。
适合家里没充电桩,高速市区路况对半开,不想为车操心的用户。
本田i-MMD是个“都市潮男”,最擅长在拥堵的市区里给你带来电车般的轻快和安静。
如果你大部分时间都在城里转悠,又没条件充电,还特喜欢那种一触即发的驾驶感,它绝对是你的菜。
比亚迪DMI则是个“全能多面手”,可油可电,能上绿牌,完美解决了限牌城市的痛点和长途续航的焦虑。
家里有充电桩,每天通勤距离不长,偶尔还想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选它准没错。
说到底,选混动车,别光盯着技术参数看,那玩意儿跟相亲简历似的,看看就行。
关键还是得去4S店,开上你常走的那条路,感受一下堵车时的平顺、高速上的噪音、后排家人的乘坐体验。
数据是冰冷的,但你踩下油门那一刻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
技术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你。
想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这比任何测评都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