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EC15S全球首发,激光雷达加持,挑战MINI与Smart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长城汽车好像准备自己跟自己“打一架”了。

这边,它旗下的纯电品牌欧拉发布了一款全新的纯电SUV,内部代号叫EC15S,很可能以后就叫ORA 5。

那边,长城跟宝马合资生产的全新电动MINI Aceman也快要上市了。

欧拉EC15S全球首发,激光雷达加持,挑战MINI与Smart-有驾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两款车瞄准的是差不多的消费群体,而且根据各路消息,它们很可能用的还是同一个技术平台。

这就不禁让人好奇了,长城这么做,到底是在下一盘什么大棋?

是资源内耗,还是另有高招?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好好聊一聊。

首先,我们得看看欧拉EC15S准备进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

很多人一提到20万左右的纯电SUV,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市场已经很拥挤了。

确实,你看比亚迪的元PLUS,每个月销量都相当可观,已经成了这个级别的标杆;吉利和奔驰合作的Smart精灵#1,凭借着时髦的设计和不错的质感,也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更不用说宝马iX1这些传统豪华品牌也在努力转型,想要分一杯羹。

在这样的环境下,欧拉EC15S现在才来,会不会太晚了?

其实,如果我们看得再深入一点,就会发现这个看似饱和的市场,其实还存在一些明显的机会。

第一个机会点在于设计。

现在市面上的同价位车型,设计风格有点趋同,要么是追求未来感的“科技脸”,线条锋利,要么就是圆滚滚的居家风格,虽然不出错,但也缺少了点让人过目不忘的个性和辨识度。

真正能把经典美学和现代时尚感结合得很好的产品,其实并不多。

欧拉EC15S全球首发,激光雷达加持,挑战MINI与Smart-有驾

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他们买车不仅仅是为了代步,也希望车能成为自己审美品味的一种表达。

这就给那些在设计上有独到之处的品牌留下了空间。

欧拉品牌从诞生之初,就主打复古精致的设计语言,从“好猫”的成功就能看出,这种风格是深受一部分消费者喜爱的。

EC15S从目前公布的图片来看,延续了这种圆润、复古的调性,这在众多“大众脸”的SUV里,本身就是一种差异化的优势。

第二个机会点,也是更核心的一点,在于智能化水平,特别是高级辅助驾驶功能。

现在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车都在宣传自己的智能化,但实际上,在20万这个价位,大部分车型的智能辅助驾驶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阶段。

比如高速公路上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这些功能已经很普及了。

但是,一旦进入路况复杂的城市街道,比如要应对突然窜出的外卖小哥、无保护的左转路口、混乱的交通标识,大多数系统就显得力不从心了,需要驾驶员时刻保持高度紧张并随时准备接管。

而真正能实现城市导航辅助驾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城市NOA,让车子在城市里也能“自己开”一大部分路程的,通常是30万以上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

这个价位段,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技术配置空缺。

欧拉EC15S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准备打出一张王牌——激光雷达。

根据工信部公示的信息,这款车可以选择安装激光雷达。

这可不是个小事。

欧拉EC15S全球首发,激光雷达加持,挑战MINI与Smart-有驾

简单来说,我们现在车上常见的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就像人的眼睛,天气好、光线足的时候看得清,但遇到暴雨、大雾、或者晚上光线不好的时候,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而激光雷达,它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束来感知周围环境,不受光线影响,能生成非常精确的三维立体图像,就像给车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

有了它,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结合长城汽车自家已经比较成熟的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EC15S很有可能成为20万级别里,为数不多能真正实现城市NOA功能的车型。

这就一下子和竞争对手形成了技术上的代差。

Smart精灵#1的强项在于智能座舱和车机交互,而即将推出的电动MINI Aceman,考虑到宝马品牌一贯在智能化硬件上偏于保守的策略以及成本因素,大概率也不会配备激光雷达。

所以,如果欧拉真的能把这套先进的系统带到这个价位,无疑会建立起一个非常强大的技术护城河。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那个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欧拉EC15S和电动MINI Aceman的“兄弟之争”。

这两款车都和长城汽车有深厚渊源,EC15S是欧拉的“亲儿子”,Aceman则是长城与宝马合资的“混血儿”,而且它们很可能都诞生于长城的柠檬纯电平台。

这听起来像是内部竞争,但实际上是长城一种非常精明的市场细分策略,可以称之为“一个平台,两种体验”。

这就好比同一个厨师,用同样的高级面粉,做出了两种风味完全不同的点心。

电动MINI Aceman,它继承了MINI这个品牌的巨大号召力、经典的设计元素和宝马调校的驾驶感受。

欧拉EC15S全球首发,激光雷达加持,挑战MINI与Smart-有驾

它的目标客户,是那些钟情于MINI品牌文化、追求个性和驾驶乐趣的消费者,他们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可能对顶级的智能驾驶功能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而欧拉EC15S,则更像是一款为中国主流消费者量身打造的“科技实惠套餐”。

它同样拥有出色的设计,但在智能化配置上,它给得更足,用激光雷达这样的前沿技术来吸引那些对科技有追求、看重性价比的用户。

同时,在内饰设计和车机系统的本土化体验上,欧拉作为自主品牌,可能会做得比合资的MINI更贴近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

通过这样的布局,长城可以用两款看似相似但定位迥异的产品,同时抓住两类不同的消费人群,实现市场覆盖的最大化,而不是相互争抢客户。

最后,我们来看看EC15S可能采用的“ORA 5”这个新名字。

从“好猫”到“闪电猫”,欧拉的“猫系”命名已经深入人心,为什么这次要放弃呢?

这背后是欧拉品牌想要向上突破和走向全球的决心。

首先,“猫”这个名字,自带一种小巧、可爱的标签,用在小型轿车上非常合适,但如果未来要推出更大、更硬朗的SUV或者其他车型,这个名字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数字命名是国际通用的语言,像宝马的3系、5系,奥迪的A4、A6,全球消费者都能轻松理解,这为品牌出海扫清了文化障碍。

最后,“5”这个数字在很多汽车品牌的产品序列里,往往代表着中坚力量或者更高级别的产品,采用“ORA 5”这个名字,也有助于提升欧拉的品牌形象和价值感。

总而言之,欧拉EC15S的出现,绝不只是长城汽车推出了一款新车那么简单。

它是长城在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竞争中,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

它试图用经典复古的设计来解决审美疲劳的问题,用越级的激光雷达和智能驾驶技术来打造核心竞争力,用巧妙的双车策略来细分市场,再用一个全新的国际化命名来宣告其全球化的野心。

如果最终定价能落在18万到22万元这个区间,那么它凭借“设计+智能”的双重优势,很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个像“好猫”一样的爆款产品,并为长城汽车的新能源全球化之路,趟出一条新的道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