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都在刷一个事儿:小米SU7卖疯了,直接干到了中大型轿车销量第一! 你没看错,不是什么百万超跑,也不是老牌豪华BBA,是一款刚出道没多久的国产新能源轿车,月销接近1.9万辆,把奥迪A6L、奔驰E级、宝马5系全都甩在身后。这事儿要是放在三年前说,估计得被人笑出声。可现在呢?现实就是这么“打脸”。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车,现在不仅要面对彼此厮杀,还得提防一群“新势力+跨界玩家”从背后偷家。尤其是奥迪A6L丢了冠军宝座,虽然1.2万辆的成绩依然能打,但跟小米SU7一比,多少有点“老将迟暮”的味道。
那问题来了,现在的中大型轿车市场,到底谁在支棱?谁又在劝退?咱们今天就来盘一盘这份2025年8月的销量榜单,看看这些车到底凭啥上位,又为啥掉队。
先说最上头的那位——小米SU7。这车一出来就自带流量,雷军亲自站台,宣传阵仗堪比新品发布会。但光靠营销可撑不了这么久,它能月销近1.9万,说明产品力确实在线。外观设计够犀利,风阻系数低到0.195Cd,这数据放在超跑里都算顶呱呱。内饰简洁但质感不差,车机系统用的是小米自家生态,流畅度和互联体验直接拉满。动力上,百公里加速3.2秒,妥妥的性能猛兽,日常开可能有点“杀鸡用牛刀”,但谁不想偶尔激情一把呢?智能化这块更不用说了,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自动泊车、车道保持、主动刹车一个不少,关键是它还能OTA升级,越用越聪明。你说它是不是“车界网红”?确实是。但它有没有真本事?也有。小米SU7的成功,其实是精准踩中了年轻人既要性能、又要智能、还得有面子的心理需求,真香定律再次生效。
再看传统豪强这边,奥迪A6L虽然丢了第一,但1.2万辆的销量依旧稳得一批。毕竟这车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是无数老板、公务员的“官车首选”,品牌认知度摆在那儿。空间大、坐着舒服、后排能跷二郎腿,商务接待绝对有排面,上桌第一个动筷都不过分。燃油经济性也不错,2.0T+7DCT这套动力总成成熟可靠,开起来平顺省心。可问题是,它的智能化配置跟小米SU7比起来,就像功能机碰上了智能机。车机反应慢、语音识别靠猜、辅助驾驶功能少,年轻人上车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连CarPlay。你说它错了吗?没错。但它确实没跟上这个时代的变化节奏。
奔驰E级这次连前五都没进,8800辆的成绩看着还行,但对比往年有点“跌冒烟了”。它的优势一直在线条优雅、内饰豪华,坐进去就有种“我是成功人士”的感觉,绝对是“装逼利器”。可现在消费者不吃这一套了,你豪华,人家小米、小鹏内饰也高级啊,还带氛围灯、AR-HUD、座椅按摩,价格还便宜一大截。更关键的是,奔驰E级的纯电版EQE月销才142辆,简直天塌了,说明它的电动化转型太慢,消费者不买账。
宝马5系排第七,7989辆,跟汉L打了个平手。宝马的操控一直是卖点,底盘调校扎实,开起来有驾驶乐趣,算是这个级别里少有的“驾驶玩具”。可新一代5系为了舒适性牺牲了一部分操控感,老粉丝直呼“味道变了”。而且它的车机系统也被吐槽多年,虽然换了新界面,但逻辑还是德系那一套,不够直观。你说它还能支棱吗?能,但得加钱上高配,性价比一下子就下去了。
说到性价比,不得不提比亚迪汉,这次排第八,月销7000多辆。别看排名不如A6L、E级,但它可是新能源阵营里的“国民神车”。三电技术成熟,刀片电池安全性高,续航扎实不虚标。内饰用料舍得下本,NAPPA真皮、木纹饰板、丹拿音响,豪华感一点不输BBA。智能化方面虽然比不上小米SU7那么激进,但L2级辅助驾驶、DiLink车机系统也都到位了。关键是,它价格实在啊!纯电版三十万内搞定,混动版二十多万起,你说香不香?而且现在新款汉L还升级了云辇-C智能悬挂,过坑过坎更稳当,舒适性直接顶呱呱。
再聊聊几个新面孔。风云A9L和银河星耀8月销都破万,说明吉利、奇瑞这些自主品牌在高端化路上走得越来越稳。设计有辨识度,配置堆得高,智能座舱体验也不错,关键是价格比BBA低一大截,年轻人自然愿意买单。还有小鹏P7+,7000多辆的销量证明它在智能驾驶这块依然有号召力,城市NGP好用不贵,喜欢科技感的人很难不心动。
反观一些边缘车型就有点惨了。捷豹XFL卖913辆,凯迪拉克XT6才75辆,奔驰EQE更是只有142辆,这些车要么品牌力下滑,要么产品更新太慢,已经慢慢被市场遗忘。尤其是那些老咕噜棒子车型,几年不改款,配置落后,油耗还高,消费者凭什么选你?
所以你看,现在的中大型轿车市场,早就不是BBA的天下了。新能源+智能化成了新门槛,谁跟不上,谁就被淘汰。小米SU7的崛起不是偶然,是时代的选择。而传统豪强要想守住地盘,光靠品牌光环可不行,得拿出真东西。
这样的市场格局,你喜欢吗?你会考虑买一台像小米SU7这样的新势力轿车,还是依然信赖奥迪A6L、奔驰E级这样的老牌选手?面对这么多选择,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