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庭买车的时候,心里都挺矛盾的。
一方面,看着网上那些开着硬派越野车穿越戈壁、驰骋草原的视频,心里头那股子对“诗和远方”的向往就直往上冒,也想拥有一台能带着家人随时出发、征服各种路况的座驾。
可另一方面,一想到传统硬派越野车那种硬邦邦的乘坐感受,开起来像开船,坐起来像坐板凳,日常在城里上下班、接送孩子又觉得笨重不方便,心里就打了退堂鼓。
毕竟,对大多数有老人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偶尔的远方探险固然美好,但日复一日的舒适安稳才是生活的底色。
车子能不能去那些险峻的地方是一回事,去的路上全家人舒不舒服,是更重要的一回事。
就在大家这种纠结的情绪中,市面上出现了新的选择,特别是增程式的硬派SUV,它们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其中,北京汽车的BJ40增程版和长安深蓝推出的G318,就是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车型,它们虽然都想解决这个矛盾,但给出的答案却截然不同。
我们先从一台车给人的第一印象,也就是外观设计说起。
这不仅仅是好不好看的问题,它也直接反映了这台车的设计理念和功能取向。
北京BJ40,可以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老朋友”了,它的外观就是最经典、最传统的硬派越野风格。
方方正正的车身,笔直的线条,外露的铰链,看起来就特别有力量感,特别“爷们儿”。
把这车开到野外,往山石泥地里一停,那股子征服自然的气势确实很足。
但这种设计,如果放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里看,就显得有些“过时”或者说“功能单一”了。
这种方盒子造型,在空气动力学上是比较吃亏的,它的风阻系数达到了0.38。
这个数字可能大家没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像你在高速上开车,车头顶着一面无形的墙,风的阻力很大。
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高速行驶时风噪声会非常明显,而且无论是用油还是用电,能耗都会更高。
此外,BJ40的原厂状态看起来比较朴素,很多追求个性的车主买回来之后,都免不了要进行一番后期改装,比如换个更霸气的轮毂、加装车顶行李架或者射灯。
这不仅需要额外花一笔不小的费用,还可能因为改装件不合规,在年检的时候遇到麻烦。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深蓝G318。
它给人的感觉就完全是另一个时代的产物。
它的设计语言被称为“先锋装甲美学”,听起来很科幻,实际上就是把硬派越野车该有的那种力量感,和现代汽车追求的科技感、精致感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它的车身轮廓依然是硬朗的,但你在上面能看到很多流畅的曲面和精细的设计细节,让它看起来不那么笨重,反而像是一台来自未来的探测车。
比如它那个悬浮式的车顶和贯穿式的尾灯,就打破了传统硬派SUV的沉闷感,即使是在城市里穿梭,也显得非常时尚,回头率很高。
更重要的是,它的设计是深度服务于功能的。
通过大量精心的空气动力学优化,深蓝G318的风阻系数做到了0.32,这个数据在同级别的方盒子造型SUV里,是相当出色的。
低风阻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它意味着在高速行驶时车内会更安静,能耗也会更低,能为你省下真金白银。
而且,它的原厂设计就已经把很多拓展功能考虑进去了,颜值很高,用户基本不需要再进行额外的改装,既省心又省钱,开到哪里都能很自信地拍出好看的照片。
看完了外在,我们再来深入体验一下内在的乘坐感受,也就是舒适性。
对于一个家庭用车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BJ40的底盘悬挂,采用的是双横臂式独立悬挂,这是一套非常成熟、耐用的结构,应对一般的越野路况没有问题。
但它的问题在于,它是一种“被动式”的悬挂,也就是说,路面有什么样的颠簸,它就怎么传递给车内的乘客,虽然做了一定的过滤,但处理得比较生硬。
在城市里开车,遇到减速带或者路面接缝,你会感觉到车身有明显的冲击感。
如果开着它去走一些非铺装的碎石路或者搓板路,那种连续、高频的颠簸会让车里的乘客,特别是后排的老人和孩子感到非常疲劳,全程身体都得下意识地绷紧来对抗摇晃。
一趟长途旅行下来,可能风景是欣赏了,但全家人也都累得够呛。
在车内的舒适性配置上,BJ40也显得不够周全,比如座椅按摩功能只有前排享有,后排乘客的通风、加热等功能也缺失了,这对于强调全家共享出游乐趣的场景来说,是个不小的遗憾。
而深蓝G318在舒适性上,则带来了一种革命性的体验,它从“被动承受颠簸”进化到了“主动呵护家人”。
它的核心技术是一套由“CDC电磁悬架、空气悬架和主动魔毯”组成的系统。
这听起来很复杂,我们用大白话来解释一下。
空气悬架,就像是给车子装了可以升降的腿,在城里可以把车身降下来,开起来更稳,老人小孩上下车也方便;到了野外需要通过烂路时,又能把车身升起来,提高通过性。
CDC电磁悬架,则像是给这双腿装上了能瞬间调节软硬的“肌肉”,可以在千分之一秒内改变悬架的软硬程度。
而最厉害的“主动魔毯”,就是这套系统的大脑和眼睛,它通过车头的摄像头和雷达,以极高的频率扫描前方的路面。
当它预判到前方有一个坑洼或者减速带时,它不是等车轮压上去之后再被动地去过滤震动,而是在压上去之前,就提前指令悬架“做好准备,变软一点,给我轻柔地处理掉这个颠簸”。
这种“预判式”的处理方式,效果非常惊人。
根据测试数据,它能过滤掉城市道路中超过九成的细碎震动,在面对戈壁碎石路时,车身的起伏晃动幅度比BJ40降低了42%。
这意味着,孩子可以在后排安稳地画画,老人的水杯放在小桌板上也不会晃出来。
在座椅配置上,深蓝G318更是把“豪华”做到了极致,前排座椅不仅有全面的电动调节和多种按摩模式,副驾驶甚至还有可伸缩的腿托。
更难得的是,它把这种关怀延伸到了后排,第二排座椅同样配备了独立的通风、加热和同级别独有的按摩功能,真正做到了让车上的每一位家人都能享受到头等舱般的舒适旅程。
最后,我们来聊聊一台硬派SUV的根本,也就是它的通过能力和全场景适应性。
BJ40的越野能力是经过市场和用户检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它的强大,更多体现在纯粹的越野场景。
它的车身扭转刚度是32000牛米每度,这个数据可以理解为车架抵抗扭曲变形的能力。
这个数值在一般越野中是足够的,但如果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极限越野,比如经常让车轮处在交叉轴状态,车身可能会因为反复的扭曲而产生一些异响。
同时,它固定的离地间隙和相对较少的全地形模式,在面对一些极端复杂的路况时,对驾驶者的技术要求更高。
而它为了保证越野性能,在城市驾驶体验上做出了妥协,偏硬的底盘和明显的噪音,让它作为日常通勤车辆的舒适度打了不小的折扣。
深蓝G318则展现了一种“全能选手”的姿态。
首先,它的“筋骨”就更强壮,车身扭转刚度高达45000牛米每度,这意味着即使在只有一个车轮着地的极限攀爬状态下,它的车身也能保持极高的刚性,不会发生明显的形变,甚至车门都能轻松正常地打开关闭,这代表了更高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其次,它的空气悬架赋予了它极强的场景适应性,离地间隙可以在210毫米到240毫米之间自由调节,兼顾了城市的稳定性和野外的通过性。
它配备了中央无级差速锁和后桥磁吸式机械差速锁这两把越野“利器”,配合多达16种的全地形模式,系统可以非常智能地根据路况自动分配动力,即使是越野经验不多的新手,也能在科技的辅助下,轻松地从泥地或雪地中脱困。
这种既能在荒野里撒欢,又能像家用轿车一样在城市里安静、平稳行驶的能力,正是现代家庭用户最需要的。
再加上ENC主动降噪技术和多层隔音玻璃的运用,为车内营造了一个非常静谧的空间,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忍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