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豹钛7,今天官宣了。
5米级大五座SUV,方盒子造型,但不是“硬派越野”那套非承载式车身的老路子,而是承载式车身+全新一代DM-P插混系统。这意味着啥?意味着它可能既能在城市里安静省油地通勤,又能周末拉你一家老小去山野露营,还不用担心烂路托底。最炸的一点是:它大概率会用比亚迪唐L同款的1.5T四驱插混动力总成——高功率电机、云辇底盘、天神智驾全上,直接拿技术堆高度,去打眼下那些靠“颜值+情怀”吃饭的增程方盒子们。这波操作,不讲武德,但很方程豹。
外观:方盒子≠复古,它是空气动力学的“伪装者”
第一眼看到钛7的官图,我脑子里蹦出两个字:克制。
不像某些品牌把方盒子做成“移动积木”,钛7的线条硬朗但不生硬。车头短而高,前风挡近乎垂直,这是典型的“方盒子”元素,有利于最大化车内空间利用率。但你仔细看轮眉、侧裙和车顶过渡,都有微妙的弧度处理——这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降低风阻系数。
别小看风阻。很多人以为SUV风阻高点无所谓,反正不跑高速。错!风阻每降低0.01,WLTP工况下纯电续航能多跑3-5公里(数据来源:中汽研2023年研究报告)。钛7虽然造型方正,但我猜它的风阻大概率能做到0.30Cd以内,靠的就是这些细节打磨。
最让我上头的是它的离地间隙和轮毂搭配。从侧视图看,离地间隙明显高于普通城市SUV,配合21英寸大轮毂+AT胎预留位,说明它真敢下非铺装路面。但又不像牧马人那样“武装到牙齿”,它的野,是藏在精致里的野。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方盒子造型是“复古回潮”还是“实用主义复兴”?评论区聊聊。
内饰与空间:大五座≠牺牲后排,它是“家庭出行最优解”
5米级车身,轴距估计超3米,这尺寸放合资阵营里都算旗舰级。但钛7没做七座,而是坚持大五座布局,我给满分。
为啥?因为七座SUV的第三排,90%的时间都是摆设,还牺牲了后备箱和后排舒适性。钛7的后排,我从官图推测:腿部空间至少两拳以上,座椅可调角度接近30度,长途坐不会累。而且地台纯平,中间乘客脚有地方放。
内饰材质上,虽然暂无实拍图,但参考豹5和唐L的用料水准,预计大量使用可再生环保皮+金属拉丝饰板,触感细腻,还不易留指纹。中控屏尺寸大概率是15.6英寸,支持旋转,车机是最新DiLink系统,语音响应速度比老款快了近0.5秒——别小看这半秒,等红灯时你说“打开空调”,它能立刻执行,不用你重复第二遍。
最让我期待的是储物设计。方盒子造型的优势之一就是“空间规整”。后备箱目测容积超600升,放倒后排接近2000升。露营装备、自行车、婴儿车,统统塞得下。而且我猜它会在后备箱暗格里集成220V电源接口,方便户外用电——这细节,只有真正玩过露营的人才懂。
动力系统:1.5T DM-P,不是“够用”,是“碾压”
重点来了:钛7极大概率搭载唐L同款的全新一代DM-P系统。
这套系统啥水平?简单说:1.5T发动机+前后双电机,系统综合功率超500kW,零百加速4秒级。但比性能更关键的是“智能”。
DM-P的精髓在于“动态能量管理”。比如你市区通勤,它优先用纯电,发动机几乎不启动;你上高速,它会智能切换并联模式,发动机直驱+电机辅助,既省油又有力;你走烂路,它能实时调整前后轴扭矩分配,过交叉轴时,打滑轮子能迅速锁止,动力传给有附着力的轮子。
我试驾过豹5,那套DM-O系统在非铺装路面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钛7虽然定位稍低,但用上云辇-C智能阻尼系统后,舒适性和操控性会大幅提升。过减速带时,悬挂能提前预判路面起伏,自动调节阻尼软硬——这技术以前只在百万级豪车上有。
油耗方面,WLTP工况纯电续航预计150km以上,综合油耗低于2L/100km(馈电油耗约6L/100km)。这意味着你日常通勤基本零油耗,长途也没里程焦虑。
问题是:这么强的动力,日常开会不会“开不爽”?
我反而觉得会更爽。因为电机响应快,轻踩就有推背感,不像燃油车要拉高转。而且DM-P系统有“智能驾驶模式”,能根据你的驾驶习惯自动调整动力输出曲线——温柔爸爸or性能控,它都能伺候好。
智能化:天神智驾上车,不是“能用”,是“敢用”
现在新势力吹智驾,动不动L2+、L3。但钛7的“天神智驾”不一样——它不靠堆激光雷达,而是用高精地图+毫米波雷达+视觉融合算法,实现高阶辅助驾驶。
我在杭州绕城高速试过比亚迪现款智驾系统,NOA(导航辅助驾驶)变道成功率超90%,跟车距离控制得比人还稳。钛7用上新算法后,预计城市NOA也能落地,红绿灯识别、无保护左转都不在话下。
最实用的功能是50米循迹倒车。窄巷子停车出不去?按个按钮,车自己倒回来。我朋友在重庆坡道窄巷试过这功能,直呼“救命”。
但我也得提醒:再强的辅助驾驶,都不能替代人。我见过太多车主开着L2,低头看手机,这是拿命开玩笑。天神智驾再聪明,也得你手扶方向盘、眼观六路。
安全与操控:承载式车身,也能“野”得安全
有人问:承载式车身能越野吗?
能,但方式不同。非承载式靠大梁硬抗,承载式靠车身刚性和智能电控。钛7的车身预计采用高强钢+铝合金混合结构,扭转刚度超30000N·m/deg——这数据比大G还高。
加上电子限滑、陡坡缓降、蠕行模式,它能应对大多数非极端越野场景。而且重心低,过弯稳,不会像传统越野车那样“晃悠悠”。
我试过类似结构的坦克500 Hi4-T,高速过弯时侧倾明显小于普拉多。钛7车身更宽、轴距更长,操控只会更好。
竞品对比:谁才是“方盒子”王者?
我们拉三台车对比:
车型 动力形式 智能底盘 智驾系统 预估价格
方程豹钛7 1.5T插混(DM-P) 云辇-C 天神智驾 30-35万
坦克400 Hi4-T 2.0T插混 固定阻尼 L2辅助 28-32万
深蓝G318(增程) 增程式 普通悬挂 深蓝智驾 25-30万
钛7的优势在哪?
技术代差:DM-P+云辇+天神智驾,是“三位一体”的系统性优势,不是单点突破。
使用成本:纯电续航长,日常通勤几乎零油耗,绿牌还免购置税。
智能化体验:车机流畅度、语音识别、OTA升级频率,都比对手强半代。
但对手也有亮点:坦克400有机械差速锁,极限越野更强;G318价格更低,适合预算有限的玩家。
所以问题来了:你要的是“能越野的SUV”,还是“既能城市通勤又能轻度越野的全能选手”?
钛7显然是后者。
用户声音:真实车主怎么说?
我采访了一位豹5车主老张,他刚提车三个月:
“我买豹5是因为老婆孩子都喜欢大空间。上周我们去露营,走了一段烂路,底盘没刮,电耗也没飙升。最惊喜的是自动泊车,小区地库拐角车位,它自己停进去了。但油耗比宣传高一点,馈电跑山路要8个油。”
他的体验很真实:强项突出,短板可控。
另一位唐L车主李姐说:
“DM-P开起来像电车,安静又有力。我每天通勤60公里,一个月只加了两次油。”
这些反馈让我更确信:钛7如果定价合理,会是一款“家用+轻野”场景的爆款。
未来展望:插混才是当下最优解?
纯电是趋势,但充电设施、续航焦虑、冬季衰减仍是痛点。插混(PHEV)恰恰是现阶段最理性的选择——有电当电车开,没电当油车用,还不用改变出行习惯。
而钛7用高阶技术下放,把插混SUV的体验门槛拉高了。以后消费者不会再问“这车能跑多远”,而是问“它的智驾稳不稳”“底盘调得舒不舒服”。
这,才是技术进步的意义。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
如果你有30万预算,想要一辆能进城、能出野、能顾家的SUV,你会选钛7,还是等纯电?
评论区见。我会一一回复。
(PS:听说钛7的实车月底到店,我已经约了试驾。到时候拍点细节视频,发在群里,老铁们想看啥,提前留言!)
全部评论 (0)